緒言
第一章 俄國漢學溯源(9—18世紀)
第一節(jié) 古代傳說和文字記載
第二節(jié) 引進和推動“中國熱”
第三節(jié) 駐北京東正教宗教使團
第四節(jié) 早期的漢學家
第五節(jié) 俄國第一本介紹中國的書籍
第二章 比丘林時期(19世紀上半葉)
第一節(jié) 俄國漢學奠基人比丘林
第二節(jié) 留華時間最長的僧侶學者
第三節(jié) 宗教使團出身的官員漢學家
第四節(jié) 漢學的搖籃喀山大學
第五節(jié) 文學作品的翻譯和引進
第三章 瓦西里耶夫時期(19世紀下半葉)
第一節(jié) 世界第一部中國文學史
第二節(jié) 教學和研究相結合的漢學中心形成
第三節(jié) 佛教研究中的俄國學派
第四節(jié) 最早的中國神話論著
第五節(jié) 儒道思想的重大影響
第四章 阿列克謝耶夫時期(20世紀上半葉)
第一節(jié) 20世紀上半葉——步履維艱
第二節(jié) 早期蘇聯(lián)漢學——“厚今薄古”
第三節(jié) 蘇聯(lián)首屈一指的漢學家“阿翰林”
第四節(jié)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傳俄的第一只春燕
第五節(jié) 語文學科研究新拓展
第五章 群星璀璨時期——以齊赫文、米亞斯尼科夫、基達連克為代表(20世紀下半葉之一)
第一節(jié) 政治與哲學問題兼顧
第二節(jié) 史學領域碩果累累
第三節(jié) 語文學新進展和漢語學者三杰
第四節(jié) 文學引進洪流浩蕩
第五節(jié) 圣彼得堡的古籍整理和研究
第六章 群星璀璨時期——以齊赫文、米亞斯尼科夫、基達連克為代表(20世紀下半葉之二)
第一節(jié) 莫斯科的孔夫子和俄國新儒學
第二節(jié) 古詩與唐詩的流傳和研究
第三節(jié) 《文心雕龍》在俄國的詮釋
第四節(jié) 中國民間年畫的收藏和研究
第五節(jié) 一代魯研學人
結束語
附錄:1.參考書目
2.俄羅斯?jié)h學家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