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史概論(1919-1949上中下)》是學術界第一部梳理1919—1949年問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的專著,比較系統(tǒng)地展示了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在民主革命階段的基本概貌?!吨袊R克思主義學術史概論(1919-1949上中下)》重點研究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后,中國馬克思主義者以中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現象為研究對象,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在哲學、政治學、經濟學、史學、社會學、法學、文學等學科領域辛勤耕耘.從學理上汲取和提升中國共產黨人領導民主革命的經驗,積極推進馬克思主義文化中國化,從而構建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體系的歷程。《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史概論(1919-1949上中下)》分為三編,共21章,對李大釗、陳獨秀、李達、瞿秋白、譚平山、蔡和森、惲代英、毛澤東、劉少奇、張聞天、艾思奇、吳玉章、董必武、陳啟修、李劍農、徐特立、鄧初民、陳昌浩、謝覺哉、來逸民、王學文、孫冶方、薛暮橋、沈志遠、陳翰笙、柯柏年、許德珩、李劍華、嚴景耀、馮和法、姜君辰、魯迅、周揚、胡風、馮雪峰、王亞南、錢俊瑞、王思華、許滌新、彭迪先、郭大力、翦伯贊、郭沫若、呂振羽、范文瀾、侯外廬、尹達、葉蠖生、何干之、華崗、李鼎聲等五十多位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學術思想作了個案與專題的研究,勾勒出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產生、發(fā)展、初步成熟的演變軌跡,力圖為當今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的發(fā)展提供本土化的學術資源及歷史的、學術的、文化的啟示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