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財是政的基礎。中國農村村民自治的重要制度背景是集體財產制度。在中國,農村的土地等財產為村集體所有。這是世界上獨具特色的財產制度,也成為中國鄉(xiāng)村治理的基礎。公共財產、公共收入、公共支出等構成特有的村莊財政。盡管村莊財政不屬于正式的政府財政,但是它具有財政的一般特點。而且,對于中國農民來說,村莊往往就是他們生活的整個“世界”。城市人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可以“用腳投票”。而農村人就沒有那么簡單了,他們的土地不可能移走,他們的房屋難以搬遷。所以,他們比城市人更關心他們所在的共同體,也更關心作為生命和生活之源的村莊財政。中國的村莊財政本質上是村莊共同體的公共財政,公共財政需要共同體成員的共同參與加以治理,由此就引入參與式財政的命題。盡管這一命題來自于外國經驗,但是,中國近些年推行的村民自治,特別是村務(財務)公開、民主理財、民主管理等也體現了參與式財政的精神。《中國農村調查書系·參與式財政與鄉(xiāng)村治理:經驗與實例》的10多個調查報告都來自于近年來中國農村參與式財政與鄉(xiāng)村治理的實際案例,更主要的是中國的經驗和狀況。我們希望通過《中國農村調查書系·參與式財政與鄉(xiāng)村治理:經驗與實例》展示出參與式財政與鄉(xiāng)村治理在中國的具體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