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堪稱20世紀聲名顯赫的風云人物,也是有史以來全世界頗負爭議的公眾形象。有人指責他是恬不知恥的誨淫誨盜者、色魔,一時間成了西方學術界最不受歡迎的人;也有人贊譽他是“揭開人類心靈奧秘”的先驅,是繼哥白尼、達爾文之后第三個“改變世界歷史面貌”的學者,從而又倍受贊譽者的青睞。弗洛伊德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的理論是否是“下賤的性變態(tài)理論”,或者說是否是“為社會上一切猥褻行為辯護的污濁理論”,以及如何評價其在人類文化活動史上的地位等等,都是值得我們認真加以研究和探討的。弗洛伊德于1856年5月6日出生在奧地利一個普通的猶太人家庭,兒時的理想是當一名將軍,中學時卻向往做政府部長或政治家,但在畢業(yè)前夕,當他聆聽了卡爾·布呂爾教授朗誦描寫大自然優(yōu)美動人的散文后,陡然間便勃發(fā)了向自然界探索奧秘的興趣。他在其《自傳》中說:“那些年頭,達爾文的學說是一個熱門的話題,這些理論使人們覺得,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可望產生一個重大的飛躍”。因此,他把好奇心首先指向人類本身所關注的事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