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軌跡與質變
參展作品
吳冠中
陶詠白:吳冠中的水墨“突圍”
袁運甫
陳丹青:向袁運甫先生致敬
杜大愷
古質難沿今情難抑
劉巨德
畫影絮語
王鴻海
杜大愷:鴻海的“黃河文化系列”
戴士和
品戴士和油畫
丁方
李巖:西北銘
朱青生
唐克揚:“漆山文獻展——朱青生22年漆山檔案”展前言
劉慶和
魯虹:關于劉慶和
尚揚
楊衛(wèi):尚揚
王冬齡
范迪安:“共逍遙——王冬齡書法藝術展”前言
楊勁松
楊勁松:自述
武藝
武藝:與記憶有關
魏青吉
Tally Beck:魏青吉和當代“國畫”
何岸
董冰峰與何岸:“空間生產——董冰峰與何岸的對話”
石沖
王林:“石沖·姜杰作品展”前言
楊國辛
莫妮卡·德瑪黛:責任一楊國辛的藝術觀
高名潞:意派一中國“抽象”三十年(朝戈)
朝戈
徐唯辛
水天中:歷史記憶與現(xiàn)實追問——徐唯辛的《歷史中國眾生相:1966-1976》
李書安
張淇月躍:對有形抽象的思考
張淇月躍:對以人為雛形的畫面感的思考
王利豐
殷雙喜:文化的表情
汪一舟
李旭輝:明鏡簡影——汪一舟專訪
劉子建
王林:關于實驗水墨與劉子建作品
李邦耀
李邦耀:物象世界的拾貝者
李向陽
我對今日中國抽象藝術和我的作品的評論
譚平
高名潞:意派——中國“抽象”三十年(譚平)
徐紅明
朱延安:徐紅明“東方紅”融中西方繪畫精神
張浩
汪民安:重復與修煉——張浩
張羽
易英:挑戰(zhàn)極限(張羽)
王跖
劉旭光
易英:挑戰(zhàn)極限(劉旭光)
梁銓
易英:挑戰(zhàn)極限(梁銓)
周洋明
于海元:談周洋明的“無用功”藝術
孟祿丁
宋歌:孟祿丁——抽象不是流派,只是一個表達方式
黃淵青
黃淵青:“形而上2003——上海抽象藝術展”座談會上的發(fā)言
薛松
江梅:來自火的啟示——再生的圖像
馬可魯
馬可魯:自述
劉剛
盧可非:劉剛
李鎮(zhèn)
李鎮(zhèn):自述
劉商英
張建君
高名潞:意派——中國“抽象”三十年(張建君)
曲豐國
曲豐國:“形而上2003——上海抽象藝術展”座談會上的發(fā)言
雷虹
高名潞:意派——中國“抽象”三十年(雷虹)
梁雄德
書法筆墨的自由表達
胡介鳴
宋冬+宋兒睿
宋冬+尹秀珍
管懷賓
故園
劉建華
劉建華——裝置作品的領跑者
馬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