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瑟琳·斯諾(CATHIERINE SNOW),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亨利·李·沙特克”教育學終身教授。她的研究范圍涵蓋了兒童第二語言學習和雙語學習,以及兒童語言發(fā)展和讀寫技能學習。斯諾教授曾在荷蘭鹿特丹伊拉茲馬斯大學和阿姆斯特丹大學、英國劍橋大學、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以及馬德里自治大學從事過教學和研究工作。她近期的作品包括《未完成的夙愿:家庭和學校對讀寫技能的影響》(Unfulfilled Expectations:Home and School Infhlences on Literacy,與W.Barnes、J.Chandler、I.Goodman和L.Hemphill合著)和《兒童語用發(fā)展》(Pragmatic Development,與A.Ninio合著)。斯諾教授在麥吉爾大學獲得心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她的博士論文研究主題是兒童語言學習和母親與孩子的談話。M.蘇姍.布恩斯(M.SUSAN BURNS)在范德堡大學畢保德學院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現(xiàn)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暨國家研究委員會的幼兒閱讀困難預防委員會和幼兒教學法委員會中擔任研究主任的職務(wù)。之前,她曾在匹茲堡大學工作,參與了有關(guān)對有情感和發(fā)展障礙的孩子及其家庭實施直接性服務(wù)的研究。她的研究范圍包括幼兒讀寫技能的發(fā)展、特殊和早期兒童教育、兒童發(fā)展以及對危機學生干預計劃的評估和實施。佩格·格里芬(PEG GRIFFIN),喬治敦大學語言學博士,美國幼兒閱讀困難預防委員會的資深研究助理,并在國家科學院暨國家研究委員會的方法性教育研究項目可行性研究委員會中擔任研究主任的職務(wù)。格里芬曾在應(yīng)用語言學中心工作,早期研究重點關(guān)注兒童讀寫技能教育和教師言語。她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時,曾與比較人類認知實驗室的發(fā)展認知科學家們一起工作,研究評估方法學、數(shù)學和理科教學與學習、新技術(shù)運用等。譯者簡介:胡美華,女,浙江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1979年大學畢業(yè)后一直從事高校外語教學工作及應(yīng)用語言學研究。曾到英國做訪問學者一年余。主要譯作有《21世紀小小百科(自然卷)》、《銀河鐵道之夜》、《馬蒂·特拉克與飛碟》等;參與編譯的書籍有《玩具論》、《多功能大學英語教學詞典》、《當代大學英語實用語法》等九部。潘浩,男,江蘇揚州人。2001年畢業(yè)于南京國際關(guān)系學院英語專業(yè),后一直從事專職翻譯工作,譯過大量資料。2003年至今,在南京國際關(guān)系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張鳳,女,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現(xiàn)在南京郵電大學外語系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參與翻譯的作品有《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研究》、《挑戰(zhàn)腐敗》(待出版)等,平時以翻譯自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