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研究本課題的意義
二、本課題國內研究的現狀
三、本書的研究內容、創(chuàng)新及難點
第一章 薩特在中國的譯介
第一節(jié) 新中國成立前“救亡與啟蒙交織下”的薩特譯介
第二節(jié) 新中國成立后“十七年”階級論立場下的薩特譯介
第三節(jié)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的啟蒙語境中的薩特譯介
第四節(jié) 20世紀90年代至今的后現代語境中的薩特譯介
第二章 中國思想學術界對薩特的研究
第一節(jié) 文學家薩特
一、小說家薩特
二、戲劇家薩特
第二節(jié) 存在主義哲學家的薩特
一、存在主義的人道主義者薩特
二、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薩特
第三章 薩特與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主體性學說
第一節(jié) 薩特與李澤厚
一、李澤厚有保留地接受了馬克思主義
二、個體主體性:李澤厚的主體性哲學的最后旨歸
第二節(jié) 劉再復的“文學主體性”
一、劉再復的“文學主體性”理論生成的前提條件
二、劉再復的“文學主體性”的內涵,及其歷史性意義
第四章 薩特與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知識青年
第一節(jié) 知識青年中“薩特熱”的理論背景
一、新啟蒙主義語境下的人道主義思潮
二、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第二節(jié) 薩特與中國20世紀80年代知識青年的“薩特熱”
一、知識青年中“薩特熱”的契機與根源
二、“薩特熱”的主要表現及影響
結語 “薩特熱”在中國的退潮及其根源
一、“薩特熱”興起的原因及意義
二、“薩特熱”退潮的原因
三、“薩特熱”退潮的后果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