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風俗習慣城中村的民俗記憶:廣州珠村調(diào)查

城中村的民俗記憶:廣州珠村調(diào)查

城中村的民俗記憶:廣州珠村調(diào)查

定 價:¥39.00

作 者: 儲冬愛 著
出版社: 廣東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民俗文化 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叢書、文集、連續(xù)出版物 文化

ISBN: 9787218078717 出版時間: 2012-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5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二〇〇五年的端午節(jié),在獵德涌,我親眼目睹了幾位白發(fā)蒼蒼的村民,在炎炎烈日下,邁著蹣跚的步履走向水邊,為自己族姓的龍舟隊揮帽吶喊;在珠村,當幾經(jīng)周折,穿橋而過的龍舟隊伍向村中劃來時,村民們歡呼雀躍,鞭炮聲長久不息,我似乎感覺到埋藏在村民心底的一種榮耀感和自豪感的釋放。顯然,這是任何一種族群的娛樂活動都無法替代的;也是許多像我這樣來自“城市”和“他鄉(xiāng)”的人無法擁有的。

作者簡介

  儲冬愛,女,生于湖北山區(qū),長在鄂南小鎮(zhèn),學于中南兩省,棲身繁華鬧市。咀嚼著雜質(zhì),湊合著長大,自覺有點理想,有點追求,想做一個健康的人。先后于1992年、1995年、2006年取得史學學士、史學碩士、文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著有《鵲橋七夕——廣東乞巧節(jié)》。

圖書目錄

緒論
一個特殊的文化空間:“城中村”
傳統(tǒng)社會學、管理學視野下的“城中村”研究
鄉(xiāng)土文化保護與“城中村”研究的再思考
第1章 珠三角水鄉(xiāng)村落——民俗生成與發(fā)展的舞臺
珠村地理
從“稻田的守望者”到“都市里的村莊”
鄉(xiāng)土歷史:中原望族到番禺故郡
第2章 一個奇異的都市信仰景觀——“拜貓”
“拜貓”的儀式
關于“貓誕”起源的民間解釋
“拜貓”的解讀
走進城市的“拜貓”習俗
第3章 “龍舟節(jié)”:狂歡、信仰與族群傳統(tǒng)重構
端午節(jié)的歷史記憶
珠村“烏龍公”:昨天與今天
祭祀與狂歡:珠村傳統(tǒng)龍舟節(jié)的形態(tài)分析
外來工:“入鄉(xiāng)隨俗”的“他者”
文化空間的嬗變與族群傳統(tǒng)的調(diào)適
第4章 “七姐誕”:乞巧的復活與蛻變
崇拜、傳說與七夕節(jié)的誕生及演變
“粵人重巧夕”:珠村七夕的昔日盛景
乞巧與拜仙:珠村婦女的節(jié)日生活
從民間到官方:乞巧內(nèi)核的蛻變
時代與政治的“合謀”:“七姐誕”變遷的原因
第5章 村落的終結與消失的記憶
打米餅:年關不聞“搗衣聲”
“豎中秋”:消失在“燈”火闌珊處
“賣懶”、掛燈:寂寞的“社公”
金豬“拜山”:百無禁忌
第6章 “城中村”民俗文化嬗變與未來重建
城市化與鄉(xiāng)村文化空間的失落
“城中村”民俗文化的變異
鄉(xiāng)土民俗保存與城市文化生態(tài)重建
附錄
田野調(diào)查時間表
主要訪談對象情況表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