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古稱“山陽”,因“焦家的陶瓷作坊”而得名“焦作”,是唐宋時期富有盛名的瓷都之一。焦作當陽峪窯不是官窯,勝似官窯,其作品以剔花著稱,絞胎取勝,在眾多古窯口中獨樹一幟。日本著名古陶瓷專家小山富士夫稱: “從不同角度看,焦作修武窯比定窯、汝窯更有魅力,但是從古至今卻完全不被世人所知,真是不可思議。今后修武窯的重要性一定會被世人所認可,并且能夠得到全世界的關注?!?絞胎瓷是利用胎內的紋飾變化裝飾瓷器,各種紋飾由胎而生,內外相通,一胎一面,不可復制。絞胎瓷是瓷器中的一道奇觀,它胎中帶有花紋,釉色透明,花色斑駁,自然天成,有表里如一的美譽。 以絞胎瓷久負盛譽的修武當陽峪窯有怎樣的歷史地位,我認為,其一,是一座千年古瓷窯,現遺存的“德應侯百靈翁之廟記碑”是最有說服力的文獻記載;其二,是博采眾長的古瓷窯,絞胎、絞釉、刻剔花最為有名;其三,是留下了無數傳世珍寶,各大博物館都有珍藏,但沒有名譽的窯口。 絞胎瓷為何如此珍貴?不少人問過同類的問題。最原始的制瓷技藝,所有工藝制作過程必須手工才能完成,也可以說是手工編出來的瓷器,我們稱為“技貴”。最難燒的瓷器,選用優(yōu)質的高嶺土,科學配方增加可塑性,減少坯胎燒制過程中的開裂是絞胎瓷工藝的最大難題,自然紋絞胎瓷優(yōu)良率在30%以內,編織紋飾的絞胎瓷優(yōu)良率不超過5%,偶有所得的珍寶級作品就更難求了,我們稱為“物貴”。最多技法運用的陶瓷品種,造型多選用手工成型、手拉坯成型等多種,胎內紋飾裝飾的16種基本紋飾及多變的圖案創(chuàng)作組合;再配合以瓷雕、彩繪填色、刻剔等多種技法;釉飾的五種裝飾(無釉、亞光薄釉、透明釉、彩釉、絞釉),絞胎瓷創(chuàng)作可以說是真正的綜合裝飾,培養(yǎng)一名有創(chuàng)作能力的陶藝家,非十年磨一劍的功夫不可,我們稱為“藝貴”。由此我更能理解為何北宋以后絞胎瓷技藝失傳的原因,高昂的制瓷成本,沒有高價值的陶瓷市場,是不會有人涉足這一瓷種的,也只有在經濟繁榮的盛世和收藏熱的推動,絞胎瓷才有生存發(fā)展的經濟社會環(huán)境。 焦作絞胎瓷與焦作山水、陳式太極拳、四大懷藥作為焦作名片影響國內外,金谷軒絞胎瓷繼承了當陽峪窯的遺風,不斷創(chuàng)新,豐富和發(fā)展了我國的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了絞胎陶藝、絞胎美術瓷、絞胎瓷韻畫、絞胎瓷雕、絞胎絞釉瓷、絞胎剔花瓷、絞胎雕塑瓷、絞胎壺藝等八大類作品,繼承、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了中國絞胎藝術瓷。近年來,絞胎瓷裝飾工藝美學規(guī)律的研究獲得了省級科技成果獎;絞胎瓷被授予國家級地理標志產品列入原產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等榮譽。歷史上關于絞胎瓷方面的文獻資料大部分都已失傳, 《中國絞胎瓷》的著述經歷了十年的時間,是創(chuàng)作實踐和思考的結晶,也是中國首部關于絞胎瓷的專著。我深信神秘窯火走過千年的絞胎瓷一定會有輝煌的明天,焦作金谷軒窯這一陶藝家群體將用自己的智慧向世人奉獻出不朽的傳世佳作,它們的藝術價值、經濟價值、收藏價值風光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