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佛教心經(jīng)四宗注疏研究

心經(jīng)四宗注疏研究

心經(jīng)四宗注疏研究

定 價:¥48.00

作 者: 趙振強(qiáng) 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叢編項(xiàng):
標(biāo) 簽: 佛教

ISBN: 9787802545687 出版時間: 2012-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31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心經(jīng)四宗注疏研究》仔細(xì)梳理了五種注疏本對《心經(jīng)》核心思想、基本概念和重要命題的詮釋,聯(lián)系各注本作者的派系隸屬等因素,考察了各注本與般若思想錯綜復(fù)雜的交涉,分析了各注本在解釋相同概念、命題時透露出的不同佛學(xué)傾向?!缎慕?jīng)四宗注疏研究》探討不同宗派學(xué)僧對同一部經(jīng)典的認(rèn)識、理解、發(fā)揮以及創(chuàng)造性運(yùn)用,從一個側(cè)面展示了《心經(jīng)》在中國佛學(xué)發(fā)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描述了中國佛教中不同思潮的相互影響、相互交流、相互滲透的實(shí)況。本書在許多方面提出了新問題和新觀點(diǎn),對于深入認(rèn)識中國佛教整體理論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本書由趙振強(qiáng)著。

作者簡介

暫缺《心經(jīng)四宗注疏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dǎo)論
第二章  《心經(jīng)》譯本與注疏本
  第一節(jié)  譯本略稽
  第二節(jié)  注疏本簡介
第三章  般若思潮與《心經(jīng)》宗義
第四章  《心經(jīng)》詞文通釋比較
  第一節(jié)  《心經(jīng)》題釋比較
  第二節(jié)  《心經(jīng)》詞文釋義比較
第五章  諸宗詮釋“空”義
  第一節(jié)  《心經(jīng)》“空”義探源
  第二節(jié)  窺基等人對“空”的詮釋
  第三節(jié)  法藏對“空”的詮釋
  第四節(jié)  慧忠等人對“空”的詮釋
  第五節(jié)  諸宗“空”義思想異同
第六章  諸宗詮釋“無十二因緣、無四諦”義
  第一節(jié)  窺基等人對“無十二因緣、無四諦”的詮釋
  第二節(jié)  法藏對“無十二因緣、無四諦”的詮釋
  第三節(jié)  慧忠等人對“無十二因緣、無四諦”的詮釋
  第四節(jié)  諸宗“無十二因緣、無四諦”思想異同
第七章  諸宗詮釋“無智亦無得”義
  第一節(jié)  窺基等人對“無智亦無得”的詮釋
  第二節(jié)  法藏對“無智亦無得”的詮釋
  第三節(jié)  慧忠等人對“無智亦無得”的詮釋
  第四節(jié)  諸宗“無智亦無得”思想異同
第八章  《幽贊》中的菩薩行
  第一節(jié)  修行者的根性考量
  第二節(jié)  唯識五位修行
  第三節(jié)  唯識五位的相狀分析
  第四節(jié)  唯識五重觀及其特點(diǎn)
  第五節(jié)  唯識菩薩修行模式的特點(diǎn)
第九章  結(jié)語
附錄一  七個《心經(jīng)》漢譯本
附錄二  (唐)窺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幽贊》
附錄三  (唐)圓測《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贊》
附錄四  (唐)明曠《般若心經(jīng)略疏》
附錄五  (唐)法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略疏》
附錄六  (唐)慧忠(宋)道楷懷深《三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主要參考文獻(xiàn)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