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初,數十位歷屆諾貝爾獎得主在法國巴黎集會,共同探討21世紀人類需要怎樣的思想來維持和平共存的局面,最后他們達成共識,那就是——孔子思想。 孔子生于春秋亂世,他的成長背景平凡而貧窮,然而在一切不利因素的阻礙之下,孔子卻激發(fā)出了偉大的生命潛能,最終為世人展現了“人”的完美典型。于是,孔子被后人尊稱為“圣人”。 對于孔子,后世曾有人這般評價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笨鬃拥脑挘^大多數是針對人性而發(fā)。雖然時隔千年之久,滄海已成桑田,但自古以來唯一鮮有變化的就是人性,所以說,即便是千年之后的現代人品味起孔子的那些妙語,依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啟益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