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 式微之君 國破家亡
宋襄公不擊無備之敵
吳王夫差忘記父訓
“無愁天子”亡國奴
陳后主沉溺酒色
后梁末帝聽信讒言
遼天祚帝誤信近臣
金哀宗自嘆無過
元順帝難滅燎原烈火
明崇禎帝失于用人
二 憂患圖存 以身報國
逄丑父易位救主
臧洪志匡漢室
劉琨壯志未酬
祖逖北伐未競
顏杲卿奮討叛軍
辛讜奔赴國難
宗澤臨終呼“過河”
陸秀夫、張世杰投身大海
張銓心憂國難
傅清舍生平叛
三 堅守陣地 寧死不降
耿恭扼守疏勒城
毛德祖誓守虎牢
韋孝寬固守玉壁城
張巡堅守雍丘、睢陽
蘇緘城陷自焚
王稟與太原共存亡
郭永壯言率“義鬼”
楊邦義奮筆書“死”
趙立血染楚城
王堅挫敗蒙古軍
李庭芝選擇戰(zhàn)死
關天培捍衛(wèi)南疆
四 頑強拼搏 血染戰(zhàn)場
郤克負傷率部進擊
來歙遇刺遺命
司馬師帶病出征
劉康祖浴血奮戰(zhàn)
王方翼血戰(zhàn)叛軍
魏勝聚義抗敵
毛忠血灑西陲
盧象升戴孝報國
李長庚視海船為廬舍
裕謙與侵略者不共戴天
鄧世昌奮沖敵艦
五 運籌得失 關乎生死
孫臏減灶誘敵
劉秀力主守昆陽
虞詡增灶換裝
曹操用賢勝袁紹
黃蓋詐降用火攻
蜀先主誤設連營
石勒示弱取勝
慕容垂欲擒故縱
尚婢婢以屈求伸
周德威勸阻硬拼
韓世忠詐傳軍情
傅爾丹執(zhí)意進軍
六 驕疏疑忌 禍患叢生
秦穆公拒聽蹇叔勸諫
馬謖自負失街亭
前秦王苻堅失察軍心
王鎮(zhèn)惡受疑遭忌
宋明帝為淵驅魚
徐禧臨陣瞎指揮
丘福輕敵冒進
王三善失于輕信
袁崇煥剛愎自用
柴大紀縱兵經商
七 兵敗勢去 歸宿殊異
項羽不肯回江東
李陵揮淚送蘇武
李玄通借刀自盡
杜充不敢歸宋
劉豫叛國稱帝
畢資倫哭祭故國
洪承疇被俘投降
八 功高受陷 千古沉冤
子上凱旋遭殃
樂毅被間離燕
白起沉冤九泉
廉頗屢受間排
李牧被誣遭殺
陳湯功成受貶
馬援“馬革裹尸”也蒙冤
鄧艾滅蜀銜冤
仆固懷恩逼上梁山
岳飛抗金被害
曾銑禍從天降
熊廷弼剛正罹難
聶士成殉職革職
參考書要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