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緒論:“文化持有者”的陳述
第一章 走進田野點:鳳羽白族村
第一節(jié) 地理區(qū)位
第二節(jié) 聚落與人口
第三節(jié) 交通網絡
第四節(jié) 有關鳳羽的學術關懷
第五節(jié) 作者的回鄉(xiāng)心路
第二章 白族文化與漢文化
第一節(jié) 相關研究述評
第二節(jié) 作者心中的白族文化與漢文化
第三章 解釋工具:理論及范式
第一節(jié) 理論工具
第二節(jié) 研究范式第二部分 歷史傳統(tǒng)
第四章 明代以前鳳羽鄉(xiāng)土文化的傳承
第一節(jié) 遠古時期的鳳羽居民及其文化蠡測
第二節(jié) 隋至初唐時期的鳳羽居民:《西洱河風土記》解讀
第三節(jié) 南詔大理國時期的鳳羽
第四節(jié) 元代鳳羽
第五章 明代鳳羽的族群流動與文化接觸
第一節(jié) 族群流動軌跡
第二節(jié) 佛教文化的延續(xù)
第三節(jié) 漢文化的吸納及其在地化
第六章 清代以來的鳳羽社會
第一節(jié) 清代鳳羽居民文化樣態(tài)
第二節(jié) 清代鳳羽文化建構與族群流動
第三節(jié) 20世紀前期的鳳羽——動蕩不定的鄉(xiāng)土社會第三部分 活態(tài)文化
第七章 村寨地理空間結構:“充”
第一節(jié) 走充串巷
第二節(jié) 充與民居院落
第三節(jié) 充與自然資源配置
第八章 村寨社會關系網絡:親族制度
第一節(jié) 親族稱謂
第二節(jié) 繼嗣群:家、家族、世系
第三節(jié) 家族墓地與親族關系
第九章 成人與成家:婚姻禮俗
第一節(jié) 婚禮及婚姻關系
第二節(jié) 婚姻關系的確立
第三節(jié) 婚禮儀式
第四節(jié) 鳳羽婚禮中的獨特習俗
第五節(jié) 小結:鳳羽白族婚禮的特殊性分析
第十章 死者與生者:喪葬禮俗
第一節(jié) 告別人世
第二節(jié) 見證死亡
第三節(jié) 送別死者的儀式
第四節(jié) 人土為安
第五節(jié) 葬禮中的儀禮
第六節(jié) 小結:親族大聚合
第十一章 眾神庇佑:多元信仰及其宗教組織
第一節(jié) 多元的宗教信仰
第二節(jié) 民間宗教組織第四部分理論解讀
第十二章 歷史人類學視域中的鳳羽個案分析
第一節(jié) 鄉(xiāng)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接觸
第二節(jié) 鳳羽鄉(xiāng)民社會與國家政治的互動
第三節(jié) 文化認同與文化建構
第四節(jié) 小結:鳳羽“文化孤島”的形成
第十三章 從鳳羽個案看白族文化建構的階段性特征
第一節(jié) 初唐以前的土著根基文化
第二節(jié) 南詔大理國時期的佛教文化
第三節(jié) 元代白族社會中的釋儒之爭
第四節(jié) 明代以來儒學及漢族民間文化的影響
第十四章 “中間地帶”理論視界中的白族文化特色分析
第一節(jié) 白族文化的“中間地帶”特色與個性
第二節(jié) 白族文化與漢文化的內在差異性分析第五部分附說、附錄與參考文獻
附說:鳳羽個案研究的方法論啟示
附錄:有關鳳羽地名、碑刻、詩文資料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