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民族史志最后的碉樓:東蓮花回族歷史文化名村的歷史記憶與文化空間

最后的碉樓:東蓮花回族歷史文化名村的歷史記憶與文化空間

最后的碉樓:東蓮花回族歷史文化名村的歷史記憶與文化空間

定 價:¥88.00

作 者: 桂蓉,張曉燕 著 何明 編
出版社: 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歷史 民族史

ISBN: 9787513012072 出版時間: 2013-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3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在全球化時代,特別是進入21世紀,文化遺產(chǎn)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蹲詈蟮牡飿牵簴|蓮花回族歷史文化名村的歷史記憶與文化空間》以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云南省巍山縣永建鎮(zhèn)東蓮花村為個案,從民族歷史記憶與文化空間視角聚焦少數(shù)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歷史變遷與生活樣態(tài)。以“最后的碉樓”命名的民族志書寫,不僅意在凸顯碉樓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標志,在地理空間與歷史文化空間層面的重要意義,還是對東蓮花村回族文化遺產(chǎn)和傳統(tǒng)民俗的文化完整性、典型意義及其生存危機的隱喻。東蓮花村與巍山縣其他回村共同構成一個特殊的回族文化圈,這個文化圈因為與杜文秀起義及馬幫商貿(mào)相關而更顯滄桑厚重。與此相關的碉樓民居等文物古跡和傳統(tǒng)的民族民俗活動,共同構成這一文化圈人們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并成為當下東蓮花村借以發(fā)展的珍貴財富。《最后的碉樓:東蓮花回族歷史文化名村的歷史記憶與文化空間》圍繞東蓮花回族文化遺產(chǎn)的歷史記憶和民俗社會生活展開研究。內(nèi)容包括村落概況、馬幫商貿(mào)的歷史記憶、村落文化符號、鄉(xiāng)土民俗、集體生活、小村落與大社會互動的變遷之道、文化傳承與旅游開發(fā)的發(fā)展之路等。

作者簡介

  桂榕,回族,云南羅平人,民族學博士,旅游管理博士后,云南大學民族研究院副研究員,宗教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人類學博物館副館長。主要研究領域:回族研究、民族文化旅游、文化遺產(chǎn)保護、博物館人類學。在《民族研究》《回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北方民族大學學報》《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學術探索》等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40余篇。出版著作《歷史·文化·現(xiàn)實:國家認同與社會調適——云南回族社區(qū)個案研究》。主持課題多項。張曉燕,剛族,青海西寧人,民族學碩士,人類學博物館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回族文化和博物館學。在《回族研究》《中南民族大學學報》《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等刊物發(fā)表論文數(shù)篇。

圖書目錄

緒論
一、研究背景
二、文化遺產(chǎn)與民俗文化研究的人類學視角
三、回族文化遺產(chǎn)與民俗文化研究現(xiàn)狀
四、云南回族概況及個案點特色
五、本書研究思路、內(nèi)容結構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歷史概況:村落的區(qū)域社會史
一、東蓮花村概況
二、東蓮花村的由來
三、東蓮花村的歷史沿革
四、重要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
五、民族歷史文化遺存

第二章 歷史記憶:馬幫商貿(mào)的輝煌
一、回族馬幫與西南絲綢之路
二、蒙化回族的馬幫商貿(mào)
三、東蓮花村的馬幫商貿(mào)

第三章 文化符號:村落標志性建筑
一、清真寺
二、碉樓民居

第四章 鄉(xiāng)土民俗:文化空間與傳統(tǒng)習俗
一、回族民俗的宗教文化特征
二、日常生活空間
三、人生閾限空間
四、節(jié)日聚合文化空間
五、民俗文化空間意義解讀
六、傳統(tǒng)習俗

第五章 集體生活:哲瑪提社群文化模式
一、回民認同與人際關系網(wǎng)絡
二、小哲瑪提公共空間:村落集體生活
三、大哲瑪提公共空間:跨村落的集體生活

第六章 變遷之道:小村落與大社會的互動
一、社會變遷概述
二、變遷之道:伊斯蘭教兩世吉慶觀的踐行
三、國家力量對村落的影響

第七章 發(fā)展之路:文化傳承與旅游開發(fā)
一、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背后的故事
二、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與開發(fā)
三、旅游開發(fā)與文化保護的對策建議

結語:歷史記憶、文化空間與回族歷史文化名村的發(fā)展之路
參考文獻
后記

附錄1 村寨大事記
附錄2 村寨調查表
附錄3 訪談提綱
附錄4 家戶基本情況調查表暨調查問卷
附錄5 插圖、表格、照片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