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基礎知識
第1章 物質結構
1.1 原子
1.1.1 質子、電子、中子
1.1.2 玻爾原子結構模型
1.1.3 重要原子術語
1.2 原子是如何結合的
1.2.1 共價鍵
1.2.2 離子鍵
1.3 元素周期表
1.4 核素圖
第2章 電離輻射和放射性衰變
2.1 放射性和放射性衰變
2.2 放射性衰變產生電離輻射
2.2.1 放射性的量和單位
2.2.2 電離輻射的類型
2.2.3 用核素圖查找衰變方式
2.2.4 放射性衰變的模式
2.3 衰變常數、活度和半衰期
2.3.1 放射性衰變規(guī)律和衰變常數
2.3.2 放射性活度
2.3.3 半衰期
2.3.4 活度計算
2.3.5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的測量
2.3.6 放射性比活度
2.4 衰變鏈和相對半衰期
2.4.1 衰變鏈
2.4.2 相對半衰期
2.5 其他輻射源的電離輻射
2.5.1 來自天然輻射源的電離輻射
2.5.2 人工輻射源的電離輻射
第3章 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3.1 電離
3.1.1 直接電離和間接電離
3.1.2 強、中等、弱電離
3.2 激發(fā)
3.3 α粒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3.4 β粒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3.4.1 直接電離
3.4.2 軔致輻射
3.5 γ和X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3.5.1 光電效應
3.5.2 康普頓散射
3.5.3 電子對生成
3.5.4 光子與物質相互作用總結
3.6 中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3.6.1 彈性散射
3.6.2 非彈性散射
3.6.3 中子俘獲
3.6.4 中子與物質相互作用總結
3.7 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總結
第4章 輻射探測方法
4.1 輻射探測的機理
4.2 電離輻射探測器
4.2.1 充氣探測器
4.2.2 固體導體探測器
4.2.3 固體探測器與氣體探測器對比
4.3 閃爍探測器
4.3.1 工作原理
4.3.2 閃爍探測器類型
4.3.3 光電倍增管
4.4 中子探測器
4.4.1 工作原理
4.4.2 中子探測器類型
4.5 電子元件
……
第2篇 輻射防護概論
第3篇 輻射防護管理框架
第4篇 實用輻射安全與防護
第5篇 電離輻射醫(yī)學應用的防護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