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論民主新論

民主新論

民主新論

定 價:¥39.00

作 者: 劉永佶 著
出版社: 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政治/軍事 政治理論

ISBN: 9787513620055 出版時間: 2012-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50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國是因西方資主勢力的擴張侵掠而步入近現(xiàn)代的。儒家的歷史觀無情地被打碎,先進知識分子開始以西方的歷史觀來解釋中國社會和歷史。他們不僅接受了外來的“民主”思想,也將中國舊有政治制度稱之為“君主”,忽略了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差異。孫文天真地以為廢除了滿洲小皇帝的“君主”,就完成了革命。孰不知,去掉了皇帝的官主才是中國進步的主要障礙。陳獨秀倡導毛澤東領導的以勞動者為主體的民主運動挽救了中國,并建立了初級民主制度,才有了現(xiàn)代中國的獨立發(fā)展。官主被削弱,但未退出歷史,而以西方觀念對早在兩千年前就已在中國消失的“君主”和封建主義的批判,又未能實質性觸及官主及官文化。官文化改換術語繼續(xù)于保留下來的行政集權體制,支配一些人的觀念和行為,該體制的既得和欲得利益者干擾、反對以民主法制對政治體制的改革,造成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矛盾,阻抑現(xiàn)代化。只有克服這股反民主勢力,中國才能進步、發(fā)展。

作者簡介

暫缺《民主新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論 民主:中華民族現(xiàn)代化的要求與保證
一、民主是現(xiàn)代化的主旋律
二、民主是21世紀社會變革的主題
三、中國革命的核心是以民主取代專制
四、以民主為原則的政治體制改革:中華民族 興衰的關鍵
第一章 民主:勞動者成為社會主體并主導公共權利的政治方式
一、“民本”非民主
二、以私有資產(chǎn)為根據(jù)的政治制度是資主 不是民主
三、民主的根據(jù)是人本質的核心勞動
四、民主的主體是自由聯(lián)合的勞動者
五、民主的性質:勞動者以個人權利派生并掌控公共權利
六、民主的內容:保證并實現(xiàn)勞動者利益、人格、價值、自由
七、民主的形式:民主權利派生和集合公共權利體系并控制其權力運用
八、民主的主要矛盾:勞動者個人政治權利與公共權利行使機構的矛盾
九、民主的機制:法制與社會輿論
第二章 民主權利
一、權利是對個人在社會總體中地位的界定
二、公民與公民權
三、民主權利是公民的政治權利
四、民主權利的權能與權力
五、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六、言論自由權
七、結社權
八、集會權和示威權
九、知情權和批評監(jiān)督權
十、民主的義務
第三章 民主運動
一、聯(lián)合起來的勞動者爭取和運用民主權利的社會運動
二、民主運動的序幕 “雅各賓專政”
三、由“憲章運動”發(fā)端的歐美工人結社運動
四、“巴黎公社”和馬克思無產(chǎn)階級專政學說
五、俄國革命
六、現(xiàn)代西方國家民主運動在與資主統(tǒng)治的斗爭中發(fā)展
第四章 民主制度
一、民主權利派生、集合公共權利并掌控其行使機構的制度
二、民主權利派生并集合為立法權
三、民主權利經(jīng)立法權派生行政權與民主權利直接派生、集合行政權
四、民主權利經(jīng)立法權形成執(zhí)法權與司法權
五、以立法權為核心的行政權、執(zhí)法權、司法權的“三權分立”
六、行政權、執(zhí)法權、司法權之間的相互制約
七、各公共權利的總體制衡
八、公民以民主權利對公共權利行使機構及其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的監(jiān)督控制
九、強化民主權威:民主制度下的民主運動
第五章 中國的民主運動與初級民主制度
第六章 改革政治體制 發(fā)展民主制度
第七章 民主法制主導公有制度經(jīng)濟改革發(fā)展
第八章 民主法制保證和促進自由文化發(fā)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