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源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起的一個國際合作項目,它旨在對社會和文化人類學做一個總覽。該書并非一般意義上的教材,它試圖在理論與實踐之間、在人文視角與科學視角之間、在象征與實質之間開辟一片“積極的中間立場”。著名人類學家邁克爾·赫茨菲爾德摒棄傳統(tǒng)的學科布局,將他的同行——那些在人類學各領域中的專家——納入一個更為廣闊的對話空間,來探討如何讓社會與文化人類學照亮并揭示那些隔岸觀花的研究所無力企及的人類狀況。本書并不是單純的學術作品,它展現(xiàn)了人類學家長期從事的理論研究和一向堅持的倫理道德感,從而解釋了為什么他們在批判種族主義以及其他缺乏寬容感的人類行為中始終都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該書所探討的話題涉及人類學研究中的各個領域,學生們能夠從中對該學科進行宏觀的把握,但或許更重要的是,讀者將發(fā)現(xiàn),在一個通與交流接觸日漸頻繁的今天,他們可以透過該書對文化和社會中的各種復雜現(xiàn)象獲得更為深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