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儀先生(1864—1937)生于清末,幼家貧,不曾讀書,為人傭工,因篤盡倫常,義赴友難,下學而上達,乃見性明道。三界、五行、四大界,是其學說的主體,指明了人生的正路與人生的歸宿;倫理家道,死心化性,是其學說的重點,闡明了盡人合天、了凡入圣的至德要道。其學說深入淺出,聞者無不悅服,乃有譽為“儒家之慧能”。王鳳儀先生長期生活在社會底層,對民間疾苦有著深刻的體悟和深沉的同情。他認為,家庭是社會最基層的組織單位,欲社會好,必須有良好的國民;欲有良好的國民,須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乃是人生全部教育中最初的也是最根本的教育。而家庭問題,古今相同。在當今時代,道德滑坡,人心惶惑,出版本書,對于從根本上解決家庭問題,尤其具有重要意義。因王鳳儀先生生活于清末和民國年間,不可避免地會有其時代局限,本書仍其舊貌,相信讀者諸君會做出自己的明智揀擇和科學判斷?!锻貘P儀年譜與語錄(套裝上下冊)》是他的弟子朱允恭所編。直到1967年,才完成整部著作,是公認的王鳳儀先生一生言行最完整的可靠版本。1992年,朱允恭的朋友張愷升在美國舊金山將朱允恭的原稿影印本用正體字排版,1994年由臺北的若水善書流通處在臺北印刷發(f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