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軟件與程序設計其他編程語言/工具面向對象的分析與設計

面向對象的分析與設計

面向對象的分析與設計

定 價:¥44.50

作 者: 邵維忠,楊芙清 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計算機與互聯網 軟件工程及軟件方法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301202 出版時間: 2013-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91 字數:  

內容簡介

  《面向對象的分析與設計》是一本全面論述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方法的專著。全書分為3部分。第一部分為基礎篇,論述面向對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概念,對不同的分析與設計方法進行綜述,對統(tǒng)一建模語言(UML)和《面向對象的分析與設計》提出的方法做概要介紹。第二部分為分析篇,詳細介紹面向對象分析的全過程,圍繞面向對象建模中的需求模型(用況圖)、基本模型(類圖)、輔助模型(包圖、順序圖、活動圖以及其他各種UML模型圖)和模型規(guī)約,對面向對象的分析進行深入討論,給出詳細的過程指導和工程策略,并對相關的UML內容做較詳細的介紹。第三部分為設計篇,介紹如何在面向對象分析模型基礎上,針對具體的實現條件進行面向對象的系統(tǒng)設計,包括問題域部分、人機交互部分、控制驅動部分和數據接口部分4個主要部分的設計,最后介紹如何進行構件化與系統(tǒng)部署?!睹嫦驅ο蟮姆治雠c設計》是作者多年來在面向對象技術領域長期從事科研、教學和工程實踐的總結,在廣泛借鑒該領域的經典理論和當前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堅持獨立思考、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對該領域的諸多問題提出了新的學術觀點和解決方案?!睹嫦驅ο蟮姆治雠c設計》可供計算機軟件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計算機軟件專業(yè)的教師、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邵維忠,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7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1979-1983年在計算機科學技術系任教并攻讀碩士學位。早期主要從事操作系統(tǒng)和軟件工程領域的研究。1987-1989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參加科技合作。回國后在楊芙清院士主持的國家“八五”、“九五”重點科技攻關課題中擔任主要技術負責人。自1991年起注重于面向對象建模方法的研究,開設了研究生課程和本科生課程,組織研制了一系列面向對象建模工具。撰寫和翻譯了多部關于面向對象方法的學術著作。在軟件工程環(huán)境、面向對象方法、建模語言、軟件復用、構件技術和中間件技術等領域承擔了多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項目、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及國家部委級獎勵多項。楊芙清,中國科學院院士,計算機軟件科學家、教育家。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F任北京大學信息與工程科學學部主任、軟件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理事長。1958年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研究生畢業(yè)。1957-1959年在前蘇聯學習程序設計和計算機軟件。1962-1964年任莫斯科杜勃納聯合核子物理研究所計算中心中國專家。20世紀70年代主持研制了我國第一臺百萬次集成電路計算機多道運行操作系統(tǒng)和第一個全部用高級語言書寫的操作系統(tǒng)。1983-1999年擔任北京大學計算機系系主任期間,將該系建成國內一流和國際知名的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基地。在國內率先倡導開展軟件工程研究,創(chuàng)辦了國內第一個軟件工程學科,主持了歷經多個五年計劃的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青鳥工程和國家863計劃若干重點課題的研究。創(chuàng)建了軟件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提出“人才培養(yǎng)與產業(yè)建設互動”的理念,創(chuàng)建了以新機制、新模式辦學的示范性軟件學院。曾多次獲得各種榮譽稱號和獎勵,如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電子工業(yè)部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等十六項國家及部委級的獎勵,以及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光華科技基金”一等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中國計算機學會終身成就獎等。發(fā)表論文150余篇、著作10余部,培養(yǎng)了百余名碩士、博士和博士后。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基礎篇
第1章 面向對象方法概論
1.1 什么是面向對象
1.2 從認識論看面向對象方法的形成
1.2.1 軟件開發(fā)——對事物的認識和描述
1.2.2 語言的鴻溝
1.2.3 編程語言的發(fā)展使鴻溝變窄
1.2.4 軟件工程學的作用
1.2.5 面向對象是軟件方法學的返璞歸真
1.3 面向對象方法的基本概念
1.3.1 對象
1.3.2 類
1.3.3 封裝
1.3.4 繼承
1.3.5 聚合
1.3.6 關聯
1.3.7 消息
1.3.8 多態(tài)性
1.3.9 其他
1.3.10 術語對照
1.4 面向對象方法的歷史及現狀
1.4.1 歷史
1.4.2 發(fā)展到軟件生存周期全過程
1.4.3 滲透到計算機軟件的各個領域
第2章 不同的分析與設計方法
2.1 功能分解法
2.2 結構化方法
2.3 信息建模法
2.4 面向對象方法
2.4.1 什么是OOA
2.4.2 什么是OOD
2.4.3 面向對象方法的主要優(yōu)點
2.4.4 幾種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
2.4.4.1 Booch方法
2.4.4.2 Coad/Yourdon方法
2.4.4.3 Jacobson方法
2.4.4.4 Rumbaugh方法
第3章 統(tǒng)一建模語言UML簡介
3.1 UML的背景與發(fā)展歷史
3.2 UML1概況
3.2.1 UML1規(guī)范的主要組成部分
3.2.2 語言體系結構和定義方式
3.2.3 UML1的各種圖和擴展機制
3.3 UML2概況
3.3.1 從UML1到UML2
3.3.2 UML2的4個規(guī)范
3.3.2.1 UML基礎結構
3.3.2.2 UML上層結構
3.3.2.3 對象約束語言
3.3.2.4 UML圖交換
3.3.3 UML2的各種圖
第4章 本書的OOA&D方法概貌
4.1 引言
4.2 主要概念
4.2.1 主要模型元素
4.2.2 面向對象建模的主要原則
4.3 模型及其規(guī)約
4.3.1 基本模型——類圖
4.3.2 需求模型——用況圖
4.3.3 輔助模型——其他各種圖
4.3.4 模型規(guī)約
4.3.5 OOA模型框架
4.3.6 OOD模型框架
4.4 建模過程
4.4.1 OOA過程
……
第二部分 分析篇
第三部分 設計篇
索引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