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托迪 | Paul Torday凡是在牛津大學主修英國文學、研究古英格蘭英雄史詩的人,畢業(yè)后可能多以寫作或教學為志業(yè)。保羅?托迪卻選擇了一條迥異的路?!巴械献錾馊チ耍 碑厴I(yè)后的同學會上,老師不免輕蔑又惋惜地嘲諷著。不過,他的海事工程相關生意做得有聲有色,他也因此常常往來中東地區(qū),得以深入觀察外界非常不了解的阿拉伯文化。無論如何,他心中的文學夢并沒有完全被埋葬,看到好小說,他第一個念頭總是——“真希望是我寫的?!比迥旰?,當大伙兒準備退休,六十歲的托迪卻寄給出版社一疊稿子。這批稿子在2006年的倫敦書展上轟動一時,成為熱門話題。此后不久,版權便賣出了數十個國家和地區(qū)。“英國文壇最老的新秀!”托迪獲得了這個讓人哭笑不得卻充滿肯定的封號。處女作《到也門釣鮭魚》更是跌破所有人眼鏡,寫作技巧嫻熟,出手老辣,沒有初出茅廬的樸拙與生澀;更難得的是,故事內容可不倚老賣老,反而充滿了他這把年紀的人可能早已喪失的純真、熱情與信念。和故事中的“鮭魚”一樣,托迪從文學的源頭出發(fā),最后又洄游到文學路上。譯者簡介:鄭明萱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y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廣告學碩士,北伊利諾伊大學電腦碩士。旅美二十多年,原本公余從事譯作,現則專業(yè)為之。譯業(yè)以楊絳為努力目標,活到老,譯到老。譯著多為重量級經典作品,以《從黎明到衰頹》奪得金鼎獎第一屆最佳翻譯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