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識讀物法學名著導讀

法學名著導讀

法學名著導讀

定 價:¥40.00

作 者: 李林 主編
出版社: 學習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律 法學文集 經典著作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4701654 出版時間: 2012-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0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針對近現(xiàn)代以來法學領域我國學術名著較少而國外學術名著較多的實際情況,李林主編的這本《法學名著導讀》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突出知識性和建設性,集中介紹法學研究的優(yōu)秀成果,注重闡發(fā)其中資政育人的思想資源,特別是對深入思考和解決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過程中的重大問題有參考借鑒價值的思想資源。

作者簡介

  李林,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等。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學、憲法學、立法學、法治與人權理論、民主與憲政理論。已出版著作30余部,發(fā)表論文170余篇,提交內部研究報告60余篇。

圖書目錄

編者前言
“哲學王”心中的“法律”
    ——柏拉圖與《法律篇》
羅馬帝國的法律基石
    ——蓋尤斯與《法學階梯》
“三權分立”學說的思想淵源
    ——孟德斯鳩與《論法的精神》
“罪刑相應”的刑罰力學
    ——貝卡里亞與《論犯罪與刑罰》
基于功利主義的“行為法典”
    ——邊沁與《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
基于正義和理性原則的“法權”
    ——康德與《法的形而上學原理》
法的理念是自由
    ——黑格爾與《法哲學原理》
來自法律的命令
    ——奧斯丁與《法學講演錄》
從身份到契約
    ——梅因與《古代法》
法律是社會控制的一種方式
    ——龐德與《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
公正、安全是法律的重要使命
    ——拉德布魯赫與《法學導論》
法律問題是一個科學問題
    ——凱爾森與《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
不成文憲法的思想寶庫
    ——戴雪與《英憲精義》
德國法律傳統(tǒng)中的“民族精神”
    ——薩維尼與《論立法與法學的當代使命》
普通法歷史上第一次偉大貢獻
    ——霍姆斯與《普通法》
理想統(tǒng)治的合法性基礎
    ——馬克斯?韋伯與《論經濟與社會中的法律》
良好的秩序是怎樣形成的
    ——哈耶克與《法律、立法與自由》
當代主要法律體系面面觀
    ——達維德與《當代主要法律體系》
什么是法律
    ——哈特與《法律的概念》
法院是“法律帝國”的首都
    ——德沃金與《法律帝國》
如何從經濟來認識法律
    ——波斯納與《法律的經濟分析》
現(xiàn)代國際法的百科全書
    ——奧本海與《奧本海國際法》
在中華法律傳統(tǒng)文化中尋找刑法的軌跡
    ——沈家本與《歷代刑法考》
一本學術影響力超過半世紀的中國憲法學教科書
    ——王世杰、錢端升與《比較憲法》
從中國社會看中國法的特征
    ——瞿同祖與《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
附錄一  世界著名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
  拿破侖一生最偉大的法律作品
    ——《法國民法典》
  物權法的制度起源
    ——《德國民法典》
  近代資產階級的第一份憲法性文件
    ——1215年英國《自由大憲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憲法
    ——1787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
  一份催生資產階級大革命的人權宣言
    ——1789年法國《人權和公民權宣言》
  1918年德國《魏瑪憲法》
  1936年《蘇聯(lián)憲法》
  1949年《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基本法》
  《唐律疏義》
  1918年《欽定憲法大綱》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949年《共同綱領》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45年《聯(lián)合國憲章》
  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
  1966年《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1966年《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1969年《維也納條約法公約》
附錄二  法律經典案例
  1803年馬伯里訴麥迪遜案(美國)
  1958年呂特案(德國)
  1610年博納姆醫(yī)生案(英國)
  2001年齊玉苓案(中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