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一、法學、法理學的概念
二、法理學的遭遇及其問題
三、法理學的學科定位
四、法理學的實踐價值
五、法理學的當代中國使命
六、法理學的學習思路與方法
上篇 關于法律的一般理論
第一章 法律的概念
第一節(jié) "法"與"法律"的語義分析
第二節(jié) 法學流派與法律的概念
第三節(jié) 法律的特征
第二章 法律的基本范疇
第一節(jié) 權利與義務概說
第二節(jié) 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第三節(jié) 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
第三章 法律的合法性
第一節(jié) 合法性概說
第二節(jié) 合法性的基礎
第三節(jié) 合法性的實現(xiàn)條件
第四章 法律的效力
第一節(jié) 法律的效力概說
第二節(jié) 法律效力的判斷標準
第三節(jié) 法律效力的沖突
第五章 法律的種類和體系
第一節(jié) 法律的一般分類
第二節(jié) 法律體系與法律部門
第三節(jié) 法律的歷史類型
第六章 法律的價值與作用
第一節(jié) 法律的價值
第二節(jié) 法律的作用
第三節(jié) 法律的局限
第七章 法律的運行環(huán)境
第一節(jié) 法律與宗教
第二節(jié) 法律與政策
第三節(jié) 法律與道德
第四節(jié) 法律與習慣
第八章 法治及其構成
第一節(jié) 法治概說
第二節(jié) 法治的構成
第三節(jié) 法治國家基礎理論
下篇 根據(jù)法律的一般理論
第九章 法律要素
第一節(jié) 法律術語
第二節(jié) 法律規(guī)范與法律標準
第三節(jié) 法律原則
第十章 法律實施
第一節(jié) 法律實施概說
第二節(jié) 執(zhí)法
第三節(jié) 司法
第四節(jié) 守法
第十一章 法律淵源
第一節(jié) 立法立場的法律淵源
第二節(jié) 司法立場的法律淵源
第三節(jié) 法律淵源與法律發(fā)現(xiàn)
第十二章 法律先例
第一節(jié) 先例與遵循先例原則概說
第二節(jié) 先例識別技術
第三節(jié) 先例與當下中國的司法實踐
第十三章 法律方法
第一節(jié) 法律方法的種類及體系
第二節(jié) 法律解釋
第三節(jié) 法律論證
第四節(jié) 法律推理
第十四章 法律事實
第一節(jié) 法律事實概說
第二節(jié) 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
第三節(jié) 法律事實與法的運行
第十五章 法律關系
第一節(jié) 法律關系概說
第二節(jié) 法律關系的構成要件
第三節(jié) 法律關系的運行
第十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一節(jié) 法律責任概說
第二節(jié) 法律責任的認定與歸結
第三節(jié) 法律責任與法律監(jiān)督
關于教材的個人心路歷程(代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