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民法物權法研究(第3版 套裝上下卷)

物權法研究(第3版 套裝上下卷)

物權法研究(第3版 套裝上下卷)

定 價:¥298.00

作 者: 王利明 編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王利明法學研究系列
標 簽: 法律 民法 物權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0168999 出版時間: 2013-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全2冊 字數:  

內容簡介

  《“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王利明法學研究系列:物權法研究(第3版)(套裝上下卷)》以我國《物權法》為依據,密切結合我國有關物權的理論與司法實踐,針對《物權法》起草過程及頒行之后提出的各種理論和實務問題,并值鑒國外物權立法的先進經驗及最新學術研究成果,對我國物權法的理論體系、基本原則,以及各項基本制度和規(guī)范進行了較為全面、詳盡的研究。在上卷中,作者詳盡分析了物權法的各項基本原則,認為物權的請求權是一種特殊的請求權類型;對于物權變動,作者認為,我國《物權法》并未采納物權行為理論,而是采納了債權意思表示加登記或交付的模式;在所有權編中,作者對所有權的一般原理、所有權的取得、所有權的類型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本次修訂,結合最新的司法解釋,對業(yè)主的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進行了較為詳盡的分析和探討;此外,作者還對相鄰關系、共有中的基礎理論和新問題進行了較為細致的分析和研究。在下卷中,作者對用益物權的概念和特征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對各種用益物權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以及各種準用益物權進行了細致深入的研究;作者展望了擔保物權在世界范圍內的發(fā)展趨勢,對于抵押權、質權、留置權都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尤其是對《物權法》在制度上對《擔保法》的創(chuàng)新之處都進行了詳盡的探討;作者還深入分析了占有的性質,并對占有的效力及保護進行了詳盡的研究。

作者簡介

  王利明,1960年2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1981年獲湖北財經學院法學學士學位;1984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1990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89年2月至1990年2月,1998年8月至1999年6月,先后在美國密歇根大學法學院和哈佛大學法學院進修?,F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十一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法學研究會會長。曾獲“中國有突出貢獻的博士學位獲得者”、“第一屆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等榮譽稱號,以及教育部優(yōu)秀青年教師獎、第一屆中韓青年學術獎、長江學者等獎勵。主要學術成果:專著《違約責任論》(獲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等獎)、《侵權行為法歸責原則研究》(獲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司法改革研究》(獲司法部優(yōu)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吳玉章科研基金三等獎)、《物權法論》、《物權法研究》(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合同法研究》(第一、二、三卷)、《民法總則研究》(獲第十四屆中國圖書獎)、《物權法草案建議稿及立法理由書》(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我國民法典重大疑難問題之研究》(入選新聞出版總署第一屆“三個一百”原創(chuàng)圖書出版工程);主編或合著《民法新論》(上、下冊,獲北京市高等學校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中青年優(yōu)秀成果獎、高等學校出版社優(yōu)秀學術專著優(yōu)秀獎)、《民法·侵權行為法》(獲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第三屆普通高校優(yōu)秀教材獎)、《人格權法新論》(獲第九屆中國圖書評論獎)、《人格權法研究》(獲第五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二等獎)、《合同法新論·總則》;發(fā)表論文集《民商法研究》(1至8輯)和學術論文二百余篇。曾兩次獲得教育部頒發(fā)的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王利明教授作為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起草小組成員,全程參與了《侵權責任法》的起草工作。

圖書目錄

第一編 物權法總論
第一章 物權概述
第一節(jié) 物權的概念和特征
一、物權的概念
二、物權的特征
第二節(jié) 物權和債權的關系
一、概述
二、物權和債權的區(qū)別
三、物權和債權的關系的發(fā)展趨勢
第三節(jié) 物權與財產權的關系
一、大陸法中的財產權概念
二、英美法中的財產權概念
三、我國《物權法》采納物權概念的必要性
第四節(jié) 物權的效力
一、物權的效力概述
二、排他效力
三、優(yōu)先效力
四、追及效力
五、物權請求權
第五節(jié) 物權的分類
一、所有權和他物權
二、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三、動產物權、不動產物權、以權利為客體的物權
四、主物權和從物權
五、強制登記的物權和自愿登記的物權
第六節(jié) 物權的客體
一、物權客體的概念和特征
二、物權客體的分類
三、特殊的物權的客體
第七節(jié) 物權的取得和行使
一、對物權取得的限制
二、對物權行使的限制
第二章 物權法概述
第一節(jié) 物權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
一、物權法的概念
二、物權法的調整對象
第二節(jié) 我國《物權法》制定的過程和意義
一、物權法的制定過程
二、制訂物權法的意義
第三節(jié) 物權法的性質
一、物權法是私法而非公法
二、物權法主要是強行法
三、物權法是普通法
四、物權法具有固有法的特點
五、物權法既是行為規(guī)范也是裁判規(guī)則
六、物權法是實體法兼具程序規(guī)范
第四節(jié) 物權法的體系
一、我國《物權法》的體系建構
二、物權法體系的新發(fā)展
第五節(jié) 物權法的適用
一、基本法律優(yōu)先于一般法律
二、特別法優(yōu)先于普通法原則
三、新法優(yōu)先于舊法原則
四、上位法優(yōu)先于下位法原則
五、法律文本優(yōu)先于法律解釋規(guī)則
第六節(jié) 物權法的價值和功能
一、確認產權
二、物盡其用
三、保護物權
第七節(jié) 物權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
一、物權法與合同法
二、物權法與侵權責任法
三、物權法與房地產法
第三章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jié) 平等保護原則
一、平等保護原則的概念
二、平等保護原則的價值
三、平等保護原則的適用
第二節(jié) 物權法定原則
一、物權法定原則的概念
二、物權法定原則的意義
三、物權法定原則的緩和
四、違反物權法定原則的后果
第三節(jié) 公示公信原則
一、公示原則
二、公信原則
第四節(jié) 一物一權原則
一、一物一權原則的內涵
二、我國《物權法》是否承認一物一權原則
第四章 物權的保護
第一節(jié) 物權保護概述
一、物權保護的方法
二、物權請求權與其他責任的競合
第二節(jié) 物權確認請求權
一、確認物權的請求權的概念
二、確認物權請求權的特點
三、關于確權的主體
四、確權之訴與權利的推定規(guī)則
五、確認物權的請求權與訴訟時效
六、取得時效問題的探討
第三節(jié) 物權請求權
一、物權請求權概述
二、返還原物的請求權
三、排除妨害的請求權
四、消除危險的請求權
五、恢復原狀的請求權
六、停止侵害的請求權
七、物權請求權的適用
八、物權的請求權可否適用消滅時效
第二編 物權的變動
第五章 物權變動的一般原理
第一節(jié) 物權變動的含義
一、物權的設立
二、物權的變更
三、物權的轉讓
四、物權的消滅
第二節(jié) 物權變動模式探討
一、物權變動模式
二、物權行為理論評述
第三節(jié) 基于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
一、基于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概述
二、基于法律行為的不動產物權變動模式
第四節(jié) 非基于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
一、非基于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的概念
二、非基于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的幾種情況
第六章 不動產登記
第一節(jié) 不動產登記的概念和特征
一、登記的概念與特征
二、登記簿與權屬證書
三、登記申請
第二節(jié) 不動產登記制度的沿革
第三節(jié) 登記的效力
一、不動產登記的效力
二、區(qū)分登記的效力與合同的效力
第四節(jié) 登記機構
一、登記機構的性質
二、建立統(tǒng)一的登記制度
三、關于登記費用的收取
第五節(jié) 登記請求權
第六節(jié) 登記機構的審查義務
第七節(jié) 登記的查詢
第八節(jié) 更正登記和異議登記
一、更正登記
二、異議登記
第九節(jié) 預告登記
一、預告登記的概念
二、預告登記的適用范圍
三、商品房預售登記
四、預告登記的性質
五、預告登記的效力
六、預告登記的失效
第十節(jié) 登記機構的責任
一、當事人提供虛假材料申請登記的責任
二、登記機構的責任
第七章 動產交付
第一節(jié) 動產交付概述
一、動產交付的概念
二、交付方式的分類
第二節(jié) 有關交付的特殊規(guī)則
一、簡易交付
二、指示交付
三、占有改定
第三節(jié) 船舶、航空器等特殊動產物權的變動
一、特殊動產物權變動適用登記對抗主義
二、特殊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方法
三、特殊動產的交付不能產生對抗登記的效力
第三編 所有權
第八章 所有權的一般原理
第一節(jié) 所有權的概念
第二節(jié) 財產所有權的本質
第三節(jié) 所有權的內容
一、占有權能
二、使用權能
三、收益權能
四、處分權能
第四節(jié) 所有權權能的分離
一、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財產之上依法設定他物權
二、他物權的設定并不導致所有權的消滅
三、他物權的行使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利益
第五節(jié) 所有權的限制
一、對所有權進行限制是當代所有權制度發(fā)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二、對所有權進行限制的原因
三、征用制度
第九章 所有權取得的方式
第一節(jié) 征收
一、征收的概念
二、征收與征用的區(qū)別
三、征收的條件
第二節(jié) 善意取得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概念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功能
三、善意取得的適用范圍
四、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
五、善意取得的效力
六、贓物與善意取得
第三節(jié) 遺失物的拾得和埋藏物、隱藏物的發(fā)現
一、遺失物的拾得
二、漂流物的拾得、埋藏物和隱藏物的發(fā)現
第四節(jié) 孳息的取得
第五節(jié) 拋棄和先占
一、拋棄所有權
二、先占
第六節(jié) 添附
一、添附的概念和特點
二、添附與其他相近概念的區(qū)別
三、添附的三種形態(tài)
四、確定添附物歸屬的原則
五、添附制度與侵權制度
第七節(jié) 貨幣所有權的取得
第十章 國家、集體和私人所有權
第一節(jié) 國家所有權
一、國家所有權的概念
二、物權法規(guī)定國家所有權制度的意義
三、國家所有權的主體
四、國家所有權的客體
五、物權法關于國有財產范圍的規(guī)定
六、國家所有權的保護
第二節(jié) 集體所有權
一、集體所有權的概念和特征
二、農村集體所有權
三、城鎮(zhèn)集體所有權
四、集體組織所有權的保護
第三節(jié) 私人所有權
一、私人所有權的概念
二、私人所有權的范圍
三、私人所有權的行使
四、對私人所有權的保護
第四節(jié) 社會團體所有權
一、社會團體所有權的概念
二、幾類典型的社會團體財產
第十一章 業(yè)主的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
第一節(jié) 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的概念和特征
一、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的概念
二、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的特征
三、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是一種特殊的物權
四、業(yè)主身份的認定
第二節(jié) 建筑物區(qū)分所有制度的歷史發(fā)展
一、國外建筑物區(qū)分所有制度的歷史發(fā)展
二、我國建筑區(qū)分所有制度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專有權
一、專有權的概念
二、專有部分所有權的行使
三、專有部分的范圍
四、專有部分范圍的具體認定
五、住改商應當符合一定的條件
第四節(jié) 共有權
一、共有權的概念和特點
二、共有權的性質
三、持有份
四、共有權的行使
第五節(jié) 共有部分的范圍
一、共有部分的確定標準
二、共有部分范圍的類型
第六節(jié) 車位、車庫的歸屬和使用
一、車位、車庫的歸屬
二、占用業(yè)主共有道路或者其他場地增設的車位
三、車位、車庫首先應當滿足業(yè)主的需要
第七節(jié) 共同管理權
一、共同管理權的概念
二、共同管理權的行使方式
第八節(jié) 業(yè)主大會和業(yè)主委員會
一、業(yè)主大會
二、業(yè)主委員會
第九節(jié) 管理規(guī)約
一、管理規(guī)約的概念和特征
二、管理規(guī)約的效力
三、管理規(guī)約的修改
第十節(jié) 物業(yè)服務
一、業(yè)主與物業(yè)服務企業(yè)的關系
二、物業(yè)服務企業(yè)
三、物業(yè)服務合同
第十一節(jié) 建筑物區(qū)分所有制度中的相鄰關系
一、建筑物區(qū)分所有中的相鄰關系具有特殊性
二、侵害相鄰關系的責任
第十二章 相鄰關系
第一節(jié) 相鄰關系的概念和性質
一、相鄰關系的概念
二、相鄰關系的性質
三、相鄰關系的立法模式
第二節(jié) 相鄰關系的種類
一、因用水、排水產生的相鄰關系
二、因通行所產生的相鄰關系
三、因建造、修繕建筑物以及鋪設管線所形成的相鄰關系
四、因通風、采光而產生的相鄰關系
五、保護環(huán)境所產生的相鄰關系
六、因挖掘土地、建造建筑物等發(fā)生的相鄰關系
第三節(jié) 相鄰關系中約定的效力
第四節(jié) 處理相鄰關系的原則
一、依據法律、法規(guī)和習慣處理相鄰關系
二、團結互助、兼顧各方的利益
三、有利生產、方便生活
四、公平合理
五、依法給予補償
第五節(jié) 侵害相鄰權的救濟
第十三章 共有
第一節(jié) 共有的概念及形態(tài)
第二節(jié) 共有的分類
一、歷史上的共有形態(tài)
二、我國《物權法》規(guī)定的兩種共有
第三節(jié) 按份共有
一、按份共有的概念
二、應有部分的效力
三、按份共有人的權利和義務
四、分管協(xié)議
五、約定不明視為按份共有
第四節(jié) 共同共有
一、共同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二、共同共有人的權利和義務
三、共同共有的形式
第五節(jié) 因共有財產而產生的共同債務
第六節(jié) 準共有
第七節(jié) 共有財產的分割
一、共有財產分割的概念
二、分割共有財產的原則
三、分割請求權
四、分割的方式
五、協(xié)議分割和裁判分割
六、分割的效力
第八節(jié) 共有關系中的優(yōu)先購買權
一、共有人優(yōu)先購買權的概念和功能
二、共有人的優(yōu)先購買權的性質
三、共有人優(yōu)先購買權行使中的若干問題
四、共有人優(yōu)先購買權的保護
……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