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第一章 清嘉道時期政治危機表現
1.1 清嘉道時期的吏治危機
1.1.1 官場道德危機
1.1.2 官場人才危機
1.2 清嘉道時期的社會危機
1.2.1 饑寒交迫的流民游民群
1.2.2 星羅棋布的秘密結社
1.2.3 風起云涌的農民暴動
1.3 清嘉道時期的民族危機
1.3.1 滿漢矛盾
1.3.2 中華民族與外國侵略者的j中突
1.4 清嘉道改革的失敗
1.4.1 整頓陋規(guī)的失敗
1.4.2 裁革冗員的失敗
1.4.3 革除捐納的失敗
1.4.4 嚴禁鴉片的失敗
第二章 清嘉道時期政治危機原因
2.1 乾隆留下的爛攤子
2.1.1 吏治腐敗
2.1.2 社會動蕩
2.1.3 國庫虧空
2.1.4 思想禁錮
2.2 因循守成的指導思想
2.2.1 嘉慶皇帝的因循守成思想
2.2.2 道光皇帝的因循守成思想
2.2.3 因循守成思想的影響
2.3 統治者的傲慢無知
2.4 過時的治國方略
2.4.1 不合時宜的人口政策
2.4.2 重本抑末的經濟方略
2.4.3 道德萬能的治國方略
2.4.4 閉關鎖國政策
2.5 封建制度與政治危機
2.5.1 道德禁欲主義
2.5.2 低俸制度
2.5.3 陋規(guī)制度
2.5.4 捐納制度
2.5.5 崇滿抑漢制度
2.5.6 君主專制制度
2.5.7 科舉制度
2.5.8 文字獄暴政的嚴重后果
2.6 從世界格局中看清嘉道時期的政治危機
2.6.1 西方民主思想興起與中國的萬馬齊喑
2.6.2 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與中國專制制度的強化
2.6.3 西方的工業(yè)化運動與中國的抑制工商業(yè)政策
2.6.4 西方科技繁榮與中國視科技為奇技淫巧
第三章 清嘉道時期政治危機性質
3.1 封建王朝末世危機
3.1.1 封建王朝末世的共性
3.1.2 清嘉道政治危機的末世特征
3.2 封建專制制度性危機
3.2.1 誘發(fā)封建專制制度性危機的內外部條件
3.2.2 清嘉道政治危機的結構性特征
3.3 歷史轉型期危機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