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太昌,1947年12月出生,江蘇如皋市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曾任經濟所所長。主要從事中國經濟史研究。主要代表作:論文《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壟斷活動述評》、《抗戰(zhàn)時期國民黨國家資本在工礦業(yè)的壟斷地位及其與民營資本比較》、《略論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結構對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影響》、《抗戰(zhàn)時期后方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及國民黨國家資本的壟斷》等,主編《中國近代商業(yè)史論》(中國財經出版社1999年版)、《中國近代經濟史(1927-1937)》(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合著《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中國企業(yè)史·近代卷》(企業(yè)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等。武力,1956年11月出生,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經濟史學會副會長兼中國現代經濟史分會會長、中國商業(yè)史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經濟史,研究重點為政府經濟職能演變和“三農”問題。有論著多部,并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光明日報》等報刊發(fā)表論文數十篇。主要代表作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增訂版)》(主編)、《解決“三農”問題之路——中國共產黨“三農”思想政策史》(主編)、《中國共產黨與當代中國經濟發(fā)展研究》(獨著)、《從蘇南模式到科學發(fā)展》(主編)。曾經參加和主持過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課題和重大課題,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魏明孔,1956年生,甘肅皋蘭人,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研究員、中國經濟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興趣在中國傳統經濟史、區(qū)域經濟史,先后主持完成教育部規(guī)劃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中國社科院研究課題4項,現在主持“中華大典·工業(yè)典”工作(主編)。先后出版《隋唐手工業(yè)研究》、《中國手工業(yè)經濟通史》(4卷本,主編)、《西北民族貿易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前沿》(主編)等。先后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近百篇。朱蔭貴,1950年生于貴陽市。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1990年作為中日首批合作培養(yǎng)博士項目赴日本東京大學學習一年,1995年再赴日本東京大學從事兩年博士后研究。1982-2003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工作,曾任中國經濟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為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中國近代航運史、金融證券史等領域。出版多部著作,并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經濟研究》等國內外刊物上發(fā)表論文100多篇。劇錦文,1959年生于山西。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發(fā)展戰(zhàn)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寧波市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商大學、浙江財經學院兼職教授,蘭州交通大學客座教授,第八屆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團顧問,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第一屆專家顧問委員會顧問。先后出版專著6部,在《管理世界》、《中國工業(yè)經濟》、《財貿經濟》、《宏觀經濟研究》等雜志上發(fā)表學術論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