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 論
1.1 防洪、排澇與抗旱基本概念
1.2 水旱災害對人類社會的危害
1.3 我國防洪抗旱的歷史
1.4 防洪、排澇、抗旱減災的重要性和意義
1.5 防洪、排澇、抗旱學習的內容和方法
第2章 河道洪水特性
2.1 河道洪水來源
2.2 天然河道洪水傳播規(guī)律
2.3 河道洪水期的河床演變
2.4 洪水災害的主要形式及危害
2.5 防洪系統(tǒng)
第3章 防洪工程
3.1 防洪工程的作用及類別
3.2 防洪工程規(guī)劃
3.3 堤防工程
3.4 水庫工程
3.5 分蓄洪工程
3.6 水土保持工程
3.7 防洪工程的維護與管理
第4章 洪水預警及調度
4.1 洪水預警系統(tǒng)
4.2 洪水預警
4.3 洪水調度
4.4 洪水調度的預案
第5章 防汛組織與管理
5.1 防汛系統(tǒng)的組織機構
5.2 防汛責任制
5.3 防汛隊伍與培訓
5.4 防汛物資儲存與運輸
第6章 防洪搶險
6.1 防洪搶險的重要性與防洪搶險預案
6.2 汛期常見險情特點
6.3 搶險的技術措施
6.4 堵口技術
6.5 蓄滯洪區(qū)防洪搶險
第7章 排澇技術
7.1 澇、漬災害成因及作物對排水要求
7.2 排澇、排漬標準
7.3 排水系統(tǒng)的規(guī)劃
7.4 排水系統(tǒng)工程設計
7.5 排水閘、泵站的規(guī)劃設計
7.6 承泄區(qū)規(guī)劃
7.7 排水工程維護與管理
第8章 抗旱技術
8.1 作物需水與抗旱
8.2 抗旱主要技術措施
8.3 灌溉水源與取水方法
8.4 節(jié)水灌溉新技術
8.5 抗旱預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