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百家講壇講師 楊雨作序)
楔 子 一支軍隊
1937年11月,號稱“天下無敵”的日本皇軍在上海附近的嘉善縣城遭遇了一支中國土著軍隊。雙方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可謂驚天地、泣鬼神。從日寇所占據(jù)的楓涇鎮(zhèn)到嘉善縣城只有11公里,但以飛機、大炮開路的日軍卻走了7個晝夜,正所謂“一寸山河一寸血”。這支中國軍隊的官兵大部分來自湘西竿軍,陳渠珍則是這支古老軍團的最后一任首領。
第一章 一座小城
要了解湘西王陳渠珍是怎樣煉成的,必須要了解他出生的這座小城鳳凰。近代鳳凰不光出了陳渠珍,熊希齡、沈從文也都是鳳凰男,他們三人并稱為“鳳凰三杰”。除了他們,還有民國第一任湘西鎮(zhèn)守使田應詔、晚清時期將領鄭國鴻、田興恕以及當代著名畫家黃永玉都是原籍鳳凰的人物。為什么區(qū)區(qū)小城,近代以來又會出現(xiàn)這么多精英、人杰呢?
第二章 竿軍后代
所謂“無湘不成軍,無竿不成湘”。湘人曾國藩召集家鄉(xiāng)子弟組成“湘軍”,經過鐵血征戰(zhàn),消滅太平天國,拼死挽回朝廷敗局,從此“湘軍”聲名鵲起。那竿軍與湘軍有什么關系?竿軍又對近代鳳凰有什么影響呢?1882年,在這個民族危機日益深化,滿清的封建統(tǒng)治越來越成為時代前進障礙的大時代背景下,陳渠珍呱呱墜地,出生在苗疆邊城鳳凰的一個竿軍軍官家庭。
第三章 入川戍邊
陳渠珍通過自己的勤奮,在最初的生命軌跡中完成了由邊城到省城,由士人到軍人的轉型。作為湖南武備學堂畢業(yè)后任職湖南新軍的一名年輕有為的軍官,萬丈紅塵才剛剛在他面前拉開帷幕,陳渠珍卻決定解職歸鄉(xiāng)。在推翻清廷的革命風潮越來越風起云涌之際,為何陳渠珍沒有投身革命,反而決定到千里之外的四川去戍守邊疆呢?
第四章 西征雪域
陳渠珍遠赴四川成都,并決定隨大軍遠征西藏。1909年,陳渠珍隨川軍援藏,成為晚清政府出兵西藏、治理西藏事務的歷史見證人。他的一生從他援藏開始,一次又一次與死神擦肩而過,這讓他感到禍福莫測,生命無常。他在雪域高原之上經歷過一些怎樣的險境呢?他在塞外建功立業(yè)的理想能實現(xiàn)嗎?辛亥革命的槍聲又是如何打碎他封妻蔭子的士大夫之夢的呢?
第五章 艽野塵夢
1936年,陳渠珍被迫交出兵權,他一手培育的竿軍健兒則踏上了前途未卜的抗日戰(zhàn)場。政治的險惡,世事的無常,欲施展抱負卻又處處受制的困境讓他迷惑和苦悶。在長沙閑居的這段難得的安靜時光讓他開始回憶起遙遠的過去——那一年春暖花開的時候,一個漢族軍人與一個藏族女子在高原上相遇????從來不曾想起,只是因為永遠也不會忘記,這一段感人至深的愛情傳奇成就了一本奇書《艽野塵夢》。
第六章 梟雄崛起
陳渠珍安葬病故的西原于西安雁塔寺,然后啟程回湘。不曾想在他于大漠中茹毛飲血,與狼爭食之際,中國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異域歸來,國易共和,改天換地,物是人非。陳渠珍將如何另起爐灶,從頭開始,闖出一條亂世英雄之路呢?
第七章 湘西剿匪
1920年初,譚延闿任命陳渠珍為湘西巡防軍統(tǒng)領,又兼剿匪總指揮,陳渠珍自此開始執(zhí)掌湘西軍政大權。手握重兵之后他采取了一些什么舉措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發(fā)展竿軍實力的呢?民國湘西為何多匪,湘西土匪到底是一群怎樣的人呢?陳渠珍又是如何保境息民,成功剿匪的呢?陳渠珍到底算不算土匪?
第八章 大同之夢
1921年湘西王陳渠珍將部隊移駐保靖,整肅軍隊,收編土匪,實行地方自治,湘西竿軍與地方上面貌都煥然一新。“當時弦歌之聲,遍及苗鄉(xiāng)”,湘西出現(xiàn)了辛亥革命后的最好局面。陳渠珍將如何治理湘西,實現(xiàn)他的為政理想呢?
第九章 反目成仇
陳渠珍成為一方諸侯之后,辦教育、搞實業(yè),一心一意要把湘西建設成這樣一個民風淳厚、安樂自足的桃源世界。可是世上沒有世外桃源,沒有一片可以完全和外界隔絕的凈土。時局動蕩、兵荒馬亂的年代,緊接而來的戰(zhàn)亂以及部下田義卿的背叛無情地擊碎了他溫暖的夢想,令他第一次引咎下野。而田義卿,這個湘西古惑仔也無法避免強人所注定的悲劇命運。
第十章 軍人良心
1930年代,陳渠珍吸取川軍過境的教訓,認識到槍桿子的重要性,大力抓軍隊建設,由此《軍人良心論》騰空出世,令湘西竿軍達到了歷史上的鼎盛時期,也迎來了民國湘西的“黃金時代”。“良心論”究竟是一種什么哲學思想,可以讓培養(yǎng)出來的竿軍在抗日戰(zhàn)場上如此英勇呢?對于今天它有什么啟示作用呢?
第十一章 “雙龍”傳奇
要講民國竿軍中的傳奇人物,一定繞不開這兩條“龍”,一是賀龍,在竿軍中時如潛龍在淵,后來尋求光明,追隨革命,終于龍飛在天,成為開國大元帥;另一條“龍”是龍云飛,剝皮殺人,義氣任俠,曾是竿軍大佬,國軍少將參議,抗日戰(zhàn)場上的一員猛將,晚年卻誤入歧途,逆潮流而動。他們各自有著怎樣的傳奇呢?和陳渠珍有什么關系呢?為什么他們的命運有如此巨大的差別呢?
第十二章 幾番風雨
陳渠珍苦斗湖南省主席何鍵,在國、共之爭中殫精竭慮,卻終難抵擋地方割據(jù)結束的歷史趨勢,最終被迫交出軍權,賦閑長沙?!案芟麕追L雨,匆匆春又歸去”,坐著冷板凳,英雄無用武之地的他會甘心于這樣的命運嗎?東山再起之后,陳渠珍卻不愿摧眉折腰事權貴,終落得個被軟禁南川等地七年,他會因此而消沉頹廢嗎?
第十三章 俠骨仁心
陳渠珍被流放在外七年,1946年11月終于得以回到故鄉(xiāng)鳳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雖然山河破碎,家園凋零,陳渠珍仍以驚人的毅力重建家園,昔日湘西王,如今一布衣,自力更生,活出骨氣。要不是1949年湘西沅陵兵工廠遭劫,群魔亂舞,陳渠珍是不會再過問政治的。他重出江湖,收拾湘西,并且欣然配合解放軍,和平解放湘西。
附錄一 沈從文與竿軍及陳渠珍的淵源考證
附錄二 陳渠珍生平簡表
附錄三 主要參考文獻
后 記 《緣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