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厲以寧、吳敬璉、林毅夫、高尚全、周小川、陳錫文、周瑞金、張卓元、樊綱、汪玉凱、熊澄宇、楊偉民、常修澤、鄭新立、賈康、宋曉梧、遲福林、彭森等19位頂級專家學者就如何通過重點領域的改革來釋放改革紅利這個主題談設想、提建議,與讀者一起共話改革成思危,男,漢族,1935年6月生,湖南湘鄉(xiāng)人,中國著名經濟學家,“中國風險投資之父”。民建成員,1951年參加工作,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畢業(yè),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曾經擔任過民建中央主席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現任民建顧問,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院長,華東理工大學名譽校長,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南開大學等院校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化工系統(tǒng)工程、軟科學及管理科學,近年來致力于運用復雜科學的方法研究中國的改革與發(fā)展問題,努力探索及闡明虛擬經濟的特點與發(fā)展規(guī)律,并積極研究和推動風險投資在中國的發(fā)展。已出版獨著的專著7部,作為主編及第一作者的專著18部,在有關報刊雜志上發(fā)表文章近300篇。厲以寧[1],江蘇儀征人。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系,1955年畢業(yè)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F為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民生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七,八,九屆全國人大常委、七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八,九屆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因論證倡導我國股份制改革,被尊稱厲股份。吳敬璉,男,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學界的泰斗,現任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兼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改革》、《比較》、《洪范評論》雜志主編;南京大學、復旦大學著名校友、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大學榮譽社會科學博士。1984~1992年,連續(xù)五次獲得中國“孫冶方經濟科學獎”。2003年獲得國際管理學會(IAM)“杰出成就獎”;2005年榮獲首屆“中國經濟學獎杰出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