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明,男,上海崇明人,1947年3月生,現(xiàn)任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副主任,復旦大學國外馬克思主義與國外思潮研究創(chuàng)新基地副主任。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兼任中國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現(xiàn)代西方哲學。發(fā)表論文300余篇。出版論著、教材、譯著30多部。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主持完成和正在完成省部級以上10多個重點科研項目,并獲得過省部級以上20多次獎勵。主要著作如下:《情系馬克思——陳學明演講集》,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用另一只眼睛觀察當代資本主義》(合著),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出版社,2009年《駛向冰山的泰坦尼克號:西方左翼思想家眼中的當代資本主義》,人民出版社,2008年《西方馬克思主義前言問題二十講》(合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生態(tài)文明論》,重慶出版社,2008《時代的困境與不屈的探索》,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永遠的馬克思》,人民出版社,2006年《“西方馬克思主義”命題辭典》,東方出版社,2004年《生態(tài)社會主義》,揚智出版公司,2003年《走近馬克思:蘇東劇變后西方四大思想家的思想軌跡》,東方出版社,2002年《西方馬克思主義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蘇聯(lián)東歐劇變后國外馬克思主義趨向》,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通向理解之路──哈貝馬斯論交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哈貝馬斯的“晚期資本主義”論述評》,重慶出版社,1993年《馬爾庫塞的新馬克思主義》,森大圖書有限公司,1991年《西方馬克思主義論》,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現(xiàn)代資本主義的命運》,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合著),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二十世紀的思想庫:馬爾庫塞的六本書》,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弗洛伊德的馬克思主義》,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年主編的主要書籍如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報告》(執(zhí)行主編),人民出版社,2009年《文化大都市:上海發(fā)展的戰(zhàn)略選擇》(第一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主編之一),人民出版社,2007年《文明的和解――中國和平崛起以后的世界》(統(tǒng)稿),人民出版社,2005年《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四輯)(主編之一),人民出版社,2004年《長江邊的中國──大上海國際都市圈建設與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學林出版社,2003年《馬克思主義哲學大辭典》(編委),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文化上海──2010:把一個什么樣的上海帶給中國和世界》,人民出版社,2003年《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三輯)(主編之一),復旦出版社,2002年《入世后上海的戰(zhàn)略地位》,人民出版社,2002年《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一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中國1999哲學發(fā)展報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20世紀經典文本?西方馬克思主義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社會水泥——阿多諾論大眾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愛是一門藝術?弗洛姆論愛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通向理解之路——哈貝馬斯論交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讓日常生活成為藝術品:列菲伏爾論日常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痛苦中的安東——馬爾庫塞論消費主義》,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名著提要》(上、中、下三卷,重慶出版社,1996年主要譯作如下:《性革命——走向自我調節(jié)的性格結構》(主譯),東方出版社,2010年哈貝馬斯:《合法性危機》,揚智出版公司,1994年弗洛姆:《尋找自我》,工人出版社,1988年弗洛姆:《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年馬爾庫塞:《愛欲與文明》,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代表性論文有:《論〈共產黨宣言〉在當代中國的意義》,載《吉林大學學報》,2011.2《我國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新路徑》,載《人民日報》,2010.7.9《馬克思主義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載《文匯報》,2010.2.22《不觸動資本主義制度能擺脫生態(tài)危機嗎?》,載《國外社會科學》,2010.1《在建設生態(tài)文明中如何走出兩難境地》,載《北京大學學報》,2010.1《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生態(tài)意蘊》,載《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10.1《馬克思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生態(tài)意蘊——J.B.福斯特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載《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9.6《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60年歷程中的若干問題認識》,載《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9.12《建構生態(tài)文明的理論依據——評J.B.福斯斯特對馬克思生態(tài)理論內涵和當代價值的揭示》,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5《西方活躍的思想流派對當今資本主義的批評》,載《紅旗文稿》,2009.15《馬克思主義哲學視野中的美國次貸危機》,載《晉陽學刊》,2009.2《“生態(tài)生態(tài)馬克思主義”對于我們建設生態(tài)文明的啟示》,載《新華文摘》,2009.2《評卡爾?考茨基的主要理論觀點》,載《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8.4《批判與超越——“西馬”學者及西方左翼思想家關于當代資本主義研究的啟示》,載《上海大學學報》,2008.2《西方左翼思想家眼中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載《理論視野》,2008.1《中國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載《中國哲學年鑒? 2007》,哲學研究雜志社出版,2007.6?!度绾握_看待“西方馬克思主義”》,載《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7.6《西方馬克思主義應該重新界定》,載《社會科學報》,2006.10.12《馬克思主義在本質上是哲學——論柯爾施的〈馬克思主義和哲學〉所給予我們的啟示》,載《復旦學報》,2006.5《評“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科學技術社會功能的批判》,載《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5.5《論研究“西方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意義》,載《南京大學學報》,2005.2《“西馬”研究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工程”》,載《新華文摘》,2005.6《如何構建當代中國新哲學: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xiàn)當代西方哲學的關系看》,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4.4《辯證地對待現(xiàn)代性:“西方馬克思主義”給予我們的啟示》,載《求是學刊》,2004.4《評西方馬克思主義所開辟的馬克思哲學的解釋路向:重讀柯爾施的〈馬克思主義和哲學〉》,載《學術月刊》,2004.5《中國新哲學的構建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功能》,載《新華文摘》,2004.10《評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文藝美學理論》,載《廣西師大學報》,2004.1《中國新哲學的構建與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功能》,載《中國社會科學》,2004.1《人類不能沒有馬克思主義:當代西方思想界馬克思主義研究評述》,載《新華文摘》,2003.11《在“消解”傳統(tǒng)的哲學本體論之后: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貢獻》,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3.5《國家、階級與革命:評“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理論》,載《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3.3《論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意義:從與后現(xiàn)代主義對立的視角看》,載《復旦學報》,2003.4《對馬克思主義三個要害問題的回答——“西方馬克思主義”給予我們的啟示》,載《教學與研究》,2003.7《反對制造馬克思》,載《社會科學報》,2003.3.17《人的滿足最終在于生產活動而不在于消費活動——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命題》,載《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2.6《評生態(tài)學的馬克思主義與后現(xiàn)代主義的對立》,載《天津社會科學》,2002.5《重讀馬克思:哲學大師的轉身》,載《新華文摘》,2002.7《我們今天如何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載《哲學研究》,2002.2《西方四大思想家走近馬克思的啟示》,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2.1《我們今天如何研究西方馬克思主義》,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5《評德里達對馬克思主義現(xiàn)實性的論證》,載《新華文摘》,2000.11《我們應當如何繼承馬克思主義的遺產》,載《馬克思主義研究》,2000.5《馬克思主義是打不倒的──關于國外馬克思主義之跟蹤研究》,載《哲學研究》,2000.5《馬克思的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與當代人的生活取向》,載《復旦學報》2000.2《評蘇東劇變后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新特點》,載《社會科學論壇》,1999.7-8,《蘇東劇變后國際馬克思主義大會的啟示》,載《復旦學報》,1999.6《西方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的新反思(上)》,載《教學與研究》,1997.4《西方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的新反思(下)》,載《教學與研究》,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