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對話錄(1):斐多(大字版)》描繪的是哲人蘇格拉底就義的當日,與其門徒就正義和不朽的討論,以及飲鴆致死的過程。在西方文化中,論影響的深遠,幾乎沒有另一本著作能與《斐多》相比。因信念而選擇死亡,歷史上這是第一宗。蘇格拉底生在動蕩的時代。伯羅奔尼撒的戰(zhàn)事,令現存的價值觀受到了懷疑。從業(yè)石匠的蘇格拉底,在雅典的市集內牽引市民參與討論:什么才是正確的思想和行為。他開創(chuàng)了一個嶄新的方法,后世稱之為“接生法”:蘇格拉底并不作長篇大論,而是提出問題,往返之間,令對手漸漸自縛于矛盾,而從困境中獲得新見地。他于公元前399年在雅典受控被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