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大面積延誤,口罩成為熱銷品,喜歡晨練的人們不得不待在家里……今年元旦以來,從南方的廣州、杭州到北方的北京、蘭州,霧霾天氣頻繁影口向著我國多個地區(qū)。許多地方出現嚴重霧霾天氣,細顆粒物大大超標,其中以北京及其周邊地區(qū)最為引人關注。根據北京市環(huán)保監(jiān)測中心數據顯示,自1月12日以來,北京西直門北、南三環(huán)、奧體中心等監(jiān)測點PM2.5時濃度突破每立方米900微克,西直門北交通污染監(jiān)測點最高達每立方米993微克。一時間中國多地區(qū)灰霾污染問題成為輿論沸騰、萬眾揪心、全球關注的焦點!一時間“十面霾伏”、“中國被霾”、“自強不吸”等熱詞在媒體上被熱捧,在公眾之間快速傳播。不可否認,近期的灰霾天氣和PM2.5污染確實惡化了我國的大氣環(huán)境,對公眾的健康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但同時也反映出,我國廣大的公眾對灰霾天氣、對細顆粒物污染尚缺乏科學、清醒的認識,因而也缺乏理性、積極的應對措施和行動。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讓廣大的公眾理解和認識什么是霧、什么是霾?霧、霾有什么區(qū)別?霾和細顆粒物PM2.5有什么關系?對人體健康有什么具體的危害?個人應該如何科學和積極地應對?科學、準確地回答上述這些問題,就是《實面“霾”伏:“霧霾”中的生活與健康》的目的和主要內容。相信本書對在人民群眾中普及氣象、大氣污染和健康的科學知識,正確指導廣大公眾理性認識、科學應對現實發(fā)生的各種大氣污染現象,會有積極的意義,在當前也特別具有迫切性和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