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薩拉米斯之戰(zhàn):拯救希臘和…
02二戰(zhàn)經典戰(zhàn)役全紀錄:血聲…
03顛覆性技術與戰(zhàn)爭形態(tài)演變…
04以目標為中心的網(wǎng)絡建模:…
05大學生軍事教程
06士官的白天和夜晚
07追尋:一封家書的紅色記憶…
08普法戰(zhàn)爭:法蘭西第二帝國…
09確證全球正義:世界主義及…
10看拼音寫字詞 二年級(下…
姚旭
本書從國際關系學的角度來看待跨境數(shù)據(jù)流動,首次將側重點放在跨境數(shù)據(jù)流動治…
可購
姚百慧
《冷戰(zhàn)史研究檔案資源導論》是為冷戰(zhàn)史初學者撰寫的一本檔案資源導論。它的基…
劉小楓
在當今“世界史熱”、“全球史熱”等種…
指文烽火工作室
《歐洲經典要塞》一文以騎士團保衛(wèi)羅得島和馬耳他為線索,以兩島防御體系為實…
(英)詹姆斯·福克納
本書邏輯清晰、筆觸犀利,介紹和評價了參戰(zhàn)各方的帝王、將相及其在決策中的心…
本書編寫組,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巡視巡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做深做…
平陽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中心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平陽》一書回顧和總結浙江平陽縣在建設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
中共上海市虹口區(qū)委黨史辦公室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上海解放70周年。為進一步豐富虹口地情資…
桑學成 等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全面落實新時…
王建南
福建是著名的革命老區(qū)、原中央蘇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
任潔
《“一帶一路”倡議》是關于“一帶一路&rdq…
陳建波
本書是關于“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通俗理論讀物。主要論述…
常明
《海軍艦載飛行員黑洞錯覺:理論、實驗及應用(從深度態(tài)勢感知到混合人工智能…
袁兆霆,徐榮
種族歧視是美國國家認同建構過程中的一個難題,且至今未能徹底解決。種族歧視…
朱世巍 著
《東線》系列叢書,由著名軍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寫。它全面而詳細地講述了二戰(zhàn)…
王大平
為促進公共關系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普及和提高全社會的公共關系知識和能力…
張壯
《中國國有林區(qū)治理體制變遷的路徑依賴研究》力圖找出國有林區(qū)治理體系和治理…
陳勝東,孔凡斌
《農戶生計改善視域下區(qū)域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評價研究:以贛南原中央蘇區(qū)為例》…
白鳳國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
(美)保羅·希爾
本書既是一部有關喬治·凱南的傳記,也是一部講述美國東亞政策的作…
(美)辛西婭·格拉博(Cynthia Grabo…
作者通過回顧美國1971年前的預警情報工作,分析經典情報失誤案例,總結經驗教…
熊劍平
情報思想在孫子兵學理論體系構建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內容豐富、體系嚴密,…
周弘,黃平,田德文
本報告分為五部分,即“主題報告”、“歐盟形勢…
魏向前 著
《呼包銀榆經濟區(qū)政府間合作問題研究/中共寧夏區(qū)委黨校寧夏行政學院學術文庫…
丁立群
現(xiàn)代性與全球化問題,一直是國內研究的熱點問題。黑龍江大學文化哲學研究中心…
王相坤 著
本書以生動細膩的筆觸講述了*總書記點贊或作出過重要指示、批示的先烈英模人…
(意)亞歷山德羅·阿爾杜伊諾(艾雷)…
本書通過豐富的案例與風險分析,旨在說明具有“中國特色”的私營保安公司在保…
暫缺作者
2017年4月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新中國歷史上一個《中長期青年發(fā)展規(guī)劃…
張婷
本書是高校團委主編的一部工作手冊,主要內容包括團史知識、團務知識、常用高…
劉莘
本書圍繞《正義論》的核心關切娓娓道來,導讀不離原文文本,用清晰的問題意識…
李少軍
本書是一本國際政治學教科書。作者以國際政治學學科為著眼點,闡釋了國際政治…
惠春壽
公共證成的支持者們普遍認為,國家應該避免訴諸任何美好生活的觀念來證成自己…
曾祥裕,魏楚雄
《政事論》是古印度一部論述治國安邦策略的名著,一般認為它是孔雀王朝開國君…
上海嘉定博物館,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
本書以古代科舉史為研究對象,內設論文、史料、專訪、書評、文物、孔廟與書院…
嚴耀中
本書稿為1990年吉林教育出版社的重印修訂本,從行政、軍事、經濟、刑法等諸方…
戴立興,李琪,張亞娟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奪取中國…
景玉川 著
《戰(zhàn)事紀略/星子歷史文化叢書》為《星子歷史文化叢書》之一。歷史上的星子,…
陳拯
本書研究“保護的責任”的興起與發(fā)展過程,分析各方間的說辭政治過程如何塑造…
包存寬
本書全面系統(tǒng)總結中國共產黨從1949年建立新中國后在生態(tài)發(fā)展領域所取得的光輝…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 編
本書認為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新興國家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其一,各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