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臨床中藥學(中成藥部分)》同樣分為總論、各論、附錄三大部分。其中總論部分對中成藥的相關基本知識作了簡明、系統(tǒng)的介紹,包括中成藥的概念、管理和合理應用等內容。附錄部分有藥品的筆畫索引和藥名拼音索引,以方便讀者查找。各論中涉及的品種為2009年《國家基本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簡稱《醫(yī)保目錄》)(中成藥部分)中的所有品種,每一品種下按藥品說明書、參考資料、參考文獻的順序和方式分為28章進行介紹。具體說明如下:1.中成藥名稱采用中文通用名,劑型不單列。為使編排簡潔,在給藥途徑相同的情況下,無論甲類醫(yī)保還是乙類醫(yī)保,選擇一種常用劑型作為代表,給藥途徑改變的劑型單列,故《實用臨床中藥學(中成藥部分)》收載的藥品品種數為1026個。2.《實用臨床中藥學(中成藥部分)》采用“以功效為主,科別為輔,病證為補充”的中成藥分類模式,它是2010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科技司“中成藥基本功效分類模式和方法的研究”專項課題的研究成果。這種混合分類方法可將常見中成藥品種分類完全,且清晰、科學,既能很好體現(xiàn)“辨證施治”原則,又能體現(xiàn)中成藥的現(xiàn)代研究方向和成果。按照該分類方法,共有一級分類25個(功效19個、科別4個、外用藥1個、其他1個),二級分類96個(功效73個、病證11個,科11個、其他1個),三級分類23個(功效9個、病證14個)。3.每個中成藥品種項下的第一部分為藥品的原始說明書,以該品種的某一生產廠家的原始說明書為模板,分為【藥品名稱】、【成分】、【性狀】、【功能主治】、【規(guī)格】、【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藥物相互作用】、【貯藏】、【包裝】等項。其中涉及說明書【禁忌】、【注意事項】、【貯藏】等項下的通用事項如“如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等;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實用臨床中藥學(中成藥部分)》中不再列出。原說明書中【有效期】、【執(zhí)行標準】、【批準文號】、【生產企業(yè)】和【注意事項】、【禁忌】、【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等項內容尚不明確或未進行該項研究的內容在《實用臨床中藥學(中成藥部分)》中不再列出。此外,因品種停產、廠家未提供或未能取得聯(lián)系等原因,有44個品種的使用說明書未能收集到,書中也不再列出這些藥物使用說明書的有關信息。這些說明書,《實用臨床中藥學(中成藥部分)》再版時若能收集到,將進行收載。此外,由于國家先后出臺了關于“虎骨”、“豹骨”的使用規(guī)定,《實用臨床中藥學(中成藥部分)》編寫時一般尊重原版說明書,不同品種有可能情況不同,故讀者在參考《實用臨床中藥學(中成藥部分)》應用時請核實。相關品種有大活絡丸、活絡丸、再造丸、人參再造丸、壯骨麝香止痛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