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權保護范圍研究——專利權行使與對抗的理論和實踐》內容由三篇及其相關章節(jié)構成。主要探討專利權保護范圍涉及的基本理論問題、國內外判例所持的判例理論與具體判斷方法,然后在比較法研究的基礎上,系統(tǒng)而全面地提出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基本出發(fā)點、基本原則及其具體判斷模式(包括各抗辯的適用判斷模式)。在第一篇中,首先,討論了專利權的效力與法律構成,實證考察了我國專利侵權與無效解決途徑二元化做法的諸缺陷與問題,并在比較法分析的基礎上,指出解決我國實際問題的出路所在;其次,探討了專利權利要求的功能與特質,提出專利權保護范圍相對效力論;最后,闡釋了專利權保護范圍的確定與法院的權限所在及其相應的制度。在第二篇中,對美國、德國、日本三國權利要求解釋的理論及方法進行了系統(tǒng)、深入的分析。在大量檢索和翻譯的基礎上,以自己篩選的代表案例,實證研究了美國、德國、日本三國對專利權利要求進行語義解釋和等同解釋以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判例理論與方法,并對其進行了比較分析。在第三篇中,首先,評介了我國的相應立法規(guī)定與司法解釋;其次,在大規(guī)模檢索國內相關判例并進行相應甄別的基礎之上,系統(tǒng)而全面地評析了我國到目前為止對權利要求進行語義解釋和等同解釋的理論與方法;最后,闡述了我國專利保護范圍確定與適用判斷模式的再塑造問題,包括確立我國專利保護范圍確定與適用判斷模式的基本思維出發(fā)點和基本原則、“全部技術特征”原則的基本適用準則及其例外判斷模式、權利要求語義解釋以確定專利語義保護范圍的若干判斷模式和權利要求等同解釋以確定專利等同保護范圍的若干判斷模式。對于每一種判斷模式,均指出我國建立該模式的理由、法理所在以及國內外案例中有哪些案例是在利用這種判斷模式進行判案。這些判斷模式的運用將有助于整體提升我國專利侵權判定的行政執(zhí)法水平和司法水平?!秾@麢啾Wo范圍研究——專利權行使與對抗的理論和實踐》由楊志敏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