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及軟件方法學軟件系統(tǒng)架構:使用視點和視角與利益相關者合作(原書第2版)

軟件系統(tǒng)架構:使用視點和視角與利益相關者合作(原書第2版)

軟件系統(tǒng)架構:使用視點和視角與利益相關者合作(原書第2版)

定 價:¥99.00

作 者: (英)Nick Rozanski Eoin Woods 著,侯伯薇 譯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 軟件工程及軟件方法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421863 出版時間: 2013-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軟件系統(tǒng)架構:使用視點和視角與利益相關者合作(原書第2版)》是軟件系統(tǒng)架構領域的開創(chuàng)性著作,是兩位擁有數(shù)十年軟件行業(yè)工作經驗的架構師工作經驗的結晶,圍繞利益相關者、視點和視角三大主題,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如何用架構視點和架構視圖的方法來定義軟件架構,如何用架構視角的方法來確保軟件質量,以及如何用架構視點和架構視角的方法與利益相關者合作,具有里程碑意義?!盾浖到y(tǒng)架構:使用視點和視角與利益相關者合作(原書第2版)》還展示了一種實用的、經過驗證的框架,你可以應用它來處理架構定義過程,并應對創(chuàng)建軟件架構工作所帶來的挑戰(zhàn)?!盾浖到y(tǒng)架構:使用視點和視角與利益相關者合作(原書第2版)》分為五個部分,共30章。第一部分(第1~5章)闡釋利益相關者、架構描述、視點、視圖和視角等基本概念,并描述軟件架構師的角色;第二部分(第6~14章)描述作為架構師所要從事的重要活動,如協(xié)商項目的范圍、識別并管理利益相關者、使用場景和模式、創(chuàng)建模型以及為架構創(chuàng)建文檔并對其加以驗證等;第三部分(第15~23章)集合了在創(chuàng)建架構描述時最重要的七種視點:情境、功能、信息、并發(fā)、開發(fā)、部署和運維視點;第四部分(第24~29章)集合了對于信息系統(tǒng)最重要的視角,包括安全性、性能和可伸縮性、可用性和適應性、演進、位置、開發(fā)資源、國際化等;第五部分(第30章)把這些概念融合在一起,并闡釋了如何把這些理論應用到實踐中。

作者簡介

暫缺《軟件系統(tǒng)架構:使用視點和視角與利益相關者合作(原書第2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譯者序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簡介
1.1 利益相關者、視點和視角
1.2 本書結構
1.3 誰應該閱讀本書
1.4 本書約定

第一部分 架構的基本原則
第2章 軟件架構概念
2.1 軟件架構
2.1.1 系統(tǒng)元素和關系
2.1.2 基本系統(tǒng)屬性
2.1.3 設計和發(fā)展的原則
2.1.4 系統(tǒng)屬性和內部組織形式
2.1.5 軟件架構的重要性
2.2 架構元素
2.3 利益相關者
2.3.1 個人、團隊或組織
2.3.2 興趣和關注點
2.3.3 利益相關者的重要性
2.4 架構描述
2.5 核心概念之間的關系
2.6 小結
2.7 延伸閱讀
第3章 視點和視圖
3.1 架構視圖
3.2 視點
3.3 核心概念之間的關系
3.4 使用視點和視圖的好處
3.5 視點缺陷
3.6 視點目錄
3.7 小結
3.8 延伸閱讀
第4章 架構視角
4.1 質量屬性
4.2 架構視角
4.3 向視圖應用視角
4.4 應用視角的結果
4.4.1 深入的觀點
4.4.2 提升
4.4.3 精品內容
4.5 核心概念之間的關系
4.6 使用視角的好處
4.7 視角的缺陷
4.8 視角與視點對比
4.9 視角種類
4.1 0小結
4.1 1延伸閱讀
第5章 軟件架構師的角色
5.1 架構定義過程
5.1.1 架構定義不僅是設計
5.1.2 需求分析和架構定義之間的區(qū)別
5.1.3 架構定義和設計之間的區(qū)別
5.2 架構師的角色
5.3 核心概念之間的相互關系
5.4 架構專門化
5.5 組織情境
5.5.1 業(yè)務分析師
5.5.2 項目經理
5.5.3 設計主管
5.5.4 技術專家
5.5.5 開發(fā)者
5.6 架構師的技能
5.7 架構師的責任
5.8 小結
5.9 延伸閱讀

第二部分 軟件架構過程
第6章 軟件架構過程簡介
第7章 架構定義過程
7.指導原則
7.過程產出物
7.過程情境
7.支持活動
7.架構定義活動
7.過程完成標準
7.軟件開發(fā)生命周期中的架構定義
7.7.1 瀑布式方法
7.7.2 迭代方法
7.7.3 敏捷方法
7.8 小結
7.9 延伸閱讀
第8章 關注點、原則和決定
8.1 專注于問題的關注點
8.1.1 業(yè)務策略
8.1.2 業(yè)務目標和驅動力
8.1.3 系統(tǒng)范圍和需求
8.1.4 業(yè)務標準和政策
8.2 專注于解決方案的關注點
8.2.1 IT策略
8.2.2 技術目標和驅動力
8.2.3 技術標準和政策
8.3 其他現(xiàn)實世界中的約束
8.4 什么決定了好的關注點
8.5 架構原則
8.5.1 什么造就了好的原則
8.5.2 定義自己的原則
8.6 架構決定
8.7 使用原則關聯(lián)關注點和決定
8.8 檢查列表
8.9 小結
8.10 延伸閱讀
第9章 確定并引入利益相關者
9.1 利益相關者的選擇
9.2 利益相關者的類別
9.2.1 出資方
9.2.2 評估者
9.2.3 溝通者
9.2.4 開發(fā)人員
9.2.5 維護人員
9.2.6 生產工程師
9.2.7 供應商
9.2.8 支持人員
9.2.9 系統(tǒng)管理員
9.2.10 測試人員
9.2.11 用戶
9.3 示例
9.3.1 非專門設計的部署項目
9.3.2 軟件產品開發(fā)項目
9.3.3 合作開發(fā)
9.4 代理利益相關者
9.5 利益相關者組
9.6 利益相關者的責任
9.7 檢查列表
9.8 小結
9.9 延伸閱讀
第10章 識別并使用場景
10.1 場景類型
10.2 使用場景
10.3 識別場景并排定優(yōu)先級
10.4 捕獲場景
10.5 什么造就了好場景
10.6 應用場景
10.6.1 紙質模型
10.6.2 走查
10.6.3 模擬
10.6.4 原型實現(xiàn)的測試
10.6.5 完整規(guī)模真實測試
10.7 有效使用場景
10.7.1 識別一系列重點場景
10.7.2 使用清晰的場景
10.7.3 盡早使用場景
10.7.4 包含對系統(tǒng)質量場景的使用
10.7.5 包含對故障場景的使用
10.7.6 讓利益相關者緊密參與
10.8 檢查列表
10.9 小結
10.1 0延伸閱讀
第11章 使用樣式和模式
11.1 設計模式介紹
11.2 樣式、模式和慣用法
11.2.1 架構樣式
11.2.2 軟件設計模式
11.2.3 語言慣用法
11.2.4 使用樣式、模式和慣用法
11.3 模式和架構策略
11.4 架構樣式的例子
11.5 使用架構樣式的好處
11.6 樣式和架構描述
11.7 應用設計模式和語言慣用法
11.8 檢查列表
11.9 小結
11.1 0延伸閱讀
第12章 創(chuàng)建架構模型
12.1 模型為什么重要
12.2 模型的類型
12.2.1 定性模型
12.2.2 定量模型
12.2.3 示意圖
12.3 建模語言
12.3.1 架構描述語言
12.3.2 統(tǒng)一建模語言
12.3.3 可執(zhí)行的領域專用語言
12.3.4 其他建模語言
12.4 創(chuàng)建有效模型的準則
12.4.1 有目的地建模
12.4.2 應對受眾
12.4.3 仔細、準確地抽象
12.4.4 根據(jù)風險確定工作重點
12.4.5 選擇描述性的名稱
12.4.6 定義你的術語
12.4.7 以簡單為目標
12.4.8 使用已定義的標記法
12.4.9 了解暗示的語義
12.4.1 0驗證模型
12.4.1 1保持模型的活力
12.5 和敏捷團隊一起建模
12.6 檢查列表
12.7 小結
12.8 延伸閱讀
第13章 創(chuàng)建架構描述
13.1 有效架構描述的屬性
13.1.1 正確
13.1.2 充分
13.1.3 及時
13.1.4 簡潔
13.1.5 清晰
13.1.6 最新
13.1.7 精確
13.2 詞匯表
13.3 ISO標準
13.4 架構描述的內容
13.4.1 文檔控制
13.4.2 內容表
13.4.3 介紹和管理綱要
13.4.4 利益相關者
13.4.5 通用架構原則
13.4.6 架構設計決定
13.4.7 視點
13.4.8 視圖
13.4.9 質量屬性摘要
13.4.1 0重要的方案
13.4.1 1亟待解決的問題
13.4.1 2附錄
13.5 展現(xiàn)架構描述
13.6 檢查列表
13.7 小結
13.8 延伸閱讀
第14章 評估架構
14.1 為什么要評估架構
14.2 評估技術
14.2.1 演講
14.2.2 正式評審和結構化的走查
14.2.3 通過使用場景來評估
14.2.4 原型和概念驗證系統(tǒng)
14.2.5 骨架系統(tǒng)
14.3 基于場景的評估方法
14.3.1 以架構為中心的活動
14.3.2 以利益相關者為中心的活動
14.4 在軟件生命周期內評估
14.5 驗證現(xiàn)存系統(tǒng)的架構
14.6 記錄評估結果
14.7 選擇評估方法
……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