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中國人充滿憂慮的目光大都被長江的“超級水患”所吸引。實際上,東北嫩江流域也遭受著據史載至少是三百年不遇的大洪災的蹂躪。同時,這里的“險情”還不同于其他洪災:在吉林省鎮(zhèn)賚縣境內的嫩江之畔,還傍依著九座監(jiān)獄,而隨著險情的加劇,這些監(jiān)獄內一萬多名服刑的罪犯,也就越來越接近滅頂之災。這是一個龐大的、但又很特殊的群體:他們是罪犯,可又是服刑中的人。不難想象,即便是在氣候正常的非災狀態(tài)下,要有秩序地完成一萬多名罪犯的轉移,也將是一個繁復浩大的工程,更何況當時所面對的,是那樣一種危機四伏的險情。但我們從這部作品中讀到,獄警、武警與解放軍官兵沒有屈服于洪災的威逼,而是克服了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硬是把這個數目驚人的囚犯群體帶出了可能傾覆的困境,并全部轉移到了安全地。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過程,這一在世界上堪稱史無前例的事件,引起國內外傳媒和輿論界的慨嘆也是情理中的事。作品之于事件的本相描寫,至少讓我們感受到,在如此嚴重的災情中,獄警、武警與解放軍官兵是怎樣以人道主義的光芒照耀罪犯的生命之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