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現當代哲學與抽象“主體性”批判
一、抽象“主體性”與意識形態(tài)批判
二、“主體性”批判與社會批判規(guī)范基礎的反思
三、“認知主體”的存在方式及其批判:以海德格爾為例
四、“主體性”批判的意義及其限度
第二章“價值主體”:“主體性”不可消解的維度
一、從“認知主體”到“價值主體”
二、“主體性”原則與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三、“主體性”觀念的價值內涵與中國語境
四、確立價值信念的真實主體與應對價值虛無主義的挑戰(zhàn)
第三章“主體性”原則與馬克思哲學的當代性
一、人現實的“主體性”與“抽象對人統(tǒng)治”的破除
二、辯證法與人的“主體性存在”
三、“主體性”與人的理解原則的重大變革
四、“主體性”與“以人為本”社會發(fā)展觀
第四章個人生活的目的與社會生活的統(tǒng)一性:“個人主體性”的合法性及其限度
一、“詩性”的自我創(chuàng)造與個人生活的目的
二、“個人主體性”的限度與社會生活統(tǒng)一性的哲學論證
第五章“主體性”與“自由”和“啟蒙”概念的重新反思
一、“主體性”與“后形而上學”視野中的自由觀
二、哲學的啟蒙功能與人的自我解放
三、個體性“哲學自我”的顯明:哲學主體自我意識的覺醒
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