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民族史志論著與生活:作為作者的人類學家

論著與生活:作為作者的人類學家

論著與生活:作為作者的人類學家

定 價:¥25.00

作 者: (美)克利福德·格爾茲 著,方靜文,黃劍波 譯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歷史 民族史

ISBN: 9787300172811 出版時間: 2013-04-01 包裝: 軟精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3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田野歸來,雜亂的素材該如何變成民族志?人類學家究竟是“作者”還是“寫作者”?民族志呈現(xiàn)的究竟是“他者”在“那里”的生活,抑或也帶著“我們”在“這里”的生活的印跡?格爾茲帶領(lǐng)我們閱讀列維-斯特勞斯、埃文斯-普里查德、馬林諾斯基和本尼迪克特四位人類學家的作品,試圖探討這些問題??梢哉f,《論著與生活:作為作者的人類學家》既是他對于這些作品的品讀,也表達了他對于人類學研究及民族志寫作的基本觀點。

作者簡介

  克利福德·格爾茲,Clifford Geertz,1926-2006,1926年生于美國加州,在俄亥俄州安蒂奧克學院學習文學和哲學,1950年在該校獲哲學學士學位。之后進入哈佛大學,師從C.克拉克洪學習人類學并于1956年獲得人類學博士學位。曾先后在芝加哥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社會科學部等著名學府講學或擔任教職。作為象征人類學和解釋人類學的代表人物,格爾茲以其在印度尼西亞和摩洛哥的田野工作為基礎,對宗教、文化等領(lǐng)域的研究影響巨大,著有:《爪哇宗教》(1960)、《被信奉的伊斯蘭教》(1968)、《文化的解釋》(1973)、《尼加拉:19世紀巴厘劇場國家》(1980)、《地方性知識》(1983)、《論著與生活》(1988),《追尋事實》(1995)等,并先后獲得了美國社會學會索羅金獎、美國人文-自然科學院社會科學獎、日本福岡“亞洲獎大獎”等多項榮譽。格爾茲無疑是是近幾十年來人類學界中最有影響的人物,但是其影響遠不止此,在人類學之外,哲學、語言學、組織研究、文學批評等領(lǐng)域都可見格爾茲的影響,其“農(nóng)業(yè)內(nèi)卷化”、“地方性知識”、“作為意義體系的宗教”、“解釋之解釋”、“深描”等概念或方法不僅在人類學界廣為流傳,也被其他學科所引用。

圖書目錄

一、在那里:人類學與寫作的情景
二、文本中的世界:如何閱讀《憂郁的熱帶》?
三、幻燈片放映:埃文斯普里查德的非洲幻燈
四、我-見證:馬林諾斯基的孩子們
五、我們非我們:本尼迪克特游記
六、在這里:究竟是誰的生活?
索引
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