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我看與他觀——在鏡像自我與他性間探問》
導言鏡像與鏡觀
一、鏡像認知
1.鏡觀的困惑:“我是他人”
2.鏡像幻覺
二、鏡像權力
1.被文化界定的觀看
2.鏡像議程設置
三、鏡像闡釋
1.鏡像的解讀和誤讀
2.本真彰顯的虛擬鏡像
第一篇:他觀
一、關于“我們”的他觀
1.被歧視者的刻板印象
2.互為“他者”的觀看
二、與“他者”對視
1.與被拍攝者的對視
2.與被拍攝者后人的對視
3.與自己的良知對視
三、“他觀”?還是“我看”?
.第二篇:我看
一、老百姓的圖像史記
1.“下位”的視角
2.在大時代,過小日子
3.市井眾生相
4.民間生活的圖像志
5.關于“灰鏡頭”
二、“我們”的自拍照
1.“我們”自己的虛擬影像
2.用影像“發(fā)聲”的農民泥巴史記
3.“農民工”的現代性轉身
4.都市“灰領”自畫像
第三篇:誰是我?誰是他?
一、誰是我?誰是他?——漂移的族群與文化邊界
1.在文化地標布達拉宮之下和之外
2.歷史與現實的時空之界
3.臨“界”鏡像:交融還是漂移?
二、“我”中的“他”
1.英雄的種,留自家
2.自己人,還是異己
三、他我認知的迷失與危機
1.激憤的民族意識與錯亂的他我認知
2.誰是“組織”?迷失的我群認同感
3.尷尬的知識分子與人格認同障礙
4.政治還是藝術?影像二重性的分裂
四、身體是我?靈魂是他?
1.分裂的身體和靈魂
2.無常的“?!迸c“非?!?br />
第四篇:誰在看?怎樣看?
一、視覺模塑
1.“強國夢”:落后農業(yè)國家的工業(yè)化想象
2.我思故我見與社會“公視力”
二、觀看秩序
1.廣場群像的非常瞬間
2.“第二歷史”:影像修改與“圣化圖式”
三、多重文本與闡釋迷局
1.攝影史的多重文本
2.不確定的觀看與觀想
3.作者已死,觀者萬歲
第五篇:我看與他觀的影像對話
一、“我”怎么看自己的照片
1.“我看”的轉型
2.“我”能夠怎樣看
3.雙重身份,雙語策略
4.影像語言的時態(tài)
二、關于現實的超現實影像
1.紀實與非紀實
2.常態(tài)和非常態(tài)
3.并置與錯位
三、“他”怎么看“我”的照片
1.他我影像語言的對話與形式分析
2.關于“視覺方言”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