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銹鋼的涵義和分類
1.1 基本涵義
1.1.1 什么是不銹鋼
1.1.2 不銹鋼為什么不生鐵銹和耐腐蝕
1.1.3 小結
1.2 不銹鋼的分類
1.2.1 按鋼中的主要化學成分(特征元素)分類
1.2.2 按鋼的組織結構特征分類
1.2.3 按鋼的化學成分和組織結構相結合的方法分類
1.3 不銹鋼分類的簡單概括和代表性牌號
參考文獻
2 合金元素對不銹鋼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2.1 合金元素對不銹鋼組織的影響
2.1.1 不銹鋼中的合金元素和鉻當量與鎳當量
2.1.2 不銹鋼中的各種化合物及合金元素的作用
2.1.3 不銹鋼中的各種化合物和δ?鐵素體在基體中的分布示意圖
2.2 合金元素對不銹鋼性能的影響
2.2.1 鉻
2.2.2 鎳
2.2.3 鉬
2.2.4 氮
2.2.5 銅
2.2.6 碳
2.2.7 鈦和鈮
2.2.8 硅
2.2.9 錳
2.2.10 鎢
2.3 不銹鋼的化學成分、組織結構和性能等關系的示意圖
參考文獻
3 馬氏體不銹鋼的發(fā)展和性能特點
3.1 發(fā)展簡況
3.2 性能特點
3.2.1 傳統(tǒng)馬氏體鉻不銹鋼
3.2.2 傳統(tǒng)馬氏體鉻鎳不銹鋼和現(xiàn)代馬氏體不銹鋼
參考文獻
4 鐵素體不銹鋼的發(fā)展和性能特點
4.1 發(fā)展簡況
4.2 傳統(tǒng)鐵素體不銹鋼
4.3 現(xiàn)代鐵素體不銹鋼
4.3.1 高純鐵素體不銹鋼
4.3.2 超級鐵素體不銹鋼
4.3.3 現(xiàn)代中鉻鐵素體不銹鋼
4.3.4 現(xiàn)代低鉻鐵素體不銹鋼
參考文獻
5 奧氏體不銹鋼的發(fā)展和性能特點
5.1 發(fā)展簡況
5.2 性能特點
5.2.1 18?8型鉻鎳不銹鋼
5.2.2 含鉬(2%~4%)的鉻鎳奧氏體不銹鋼
5.2.3 δ?鐵素體對18?8型和18?12?2型不銹鋼性能的影響
5.2.4 高鉬[w(Mo)≥4%]奧氏體不銹鋼
5.2.5 超級奧氏體不銹鋼
5.2.6 專用鉻鎳奧氏體不銹鋼
5.2.7 以錳、氮代鎳的鉻錳系奧氏體不銹鋼
參考文獻
6 α+γ鉻鎳雙相不銹鋼的發(fā)展和性能特點
6.1 發(fā)展簡況
6.2 性能特點
6.2.1 力學性能
6.2.2 耐腐蝕性能
6.2.3 熱加工性和冷成型性
6.2.4 焊接性
6.2.5 相比例對性能的影響
6.3 經濟型雙相不銹鋼
6.3.1 化學成分特點
6.3.2 鋼的組織特點和熱穩(wěn)定性
6.3.3 高溫、低溫力學性能
6.3.4 耐腐蝕性能
6.3.5 冷、熱加工性,熱處理和焊接性能
6.3.6 應用
參考文獻
7 沉淀硬化不銹鋼的發(fā)展和性能特點
7.1 發(fā)展簡況
7.2 性能特點
7.2.1 馬氏體沉淀硬化不銹鋼
7.2.2 半奧氏體沉淀硬化不銹鋼
7.2.3 奧氏體沉淀硬化不銹鋼
參考文獻
8 不銹鋼的腐蝕現(xiàn)象、產生原因和防止措施
8.1 不銹鋼為什么也會生銹和腐蝕
8.1.1 不銹鋼的不銹性和耐蝕性是有條件的
8.1.2 正確選擇和合理使用不銹鋼
8.2 腐蝕的涵義和分類
8.2.1 腐蝕的涵義
8.2.2 腐蝕的分類
8.3 常見的不銹鋼腐蝕形態(tài)、產生原因和防止措施
8.3.1 常見的腐蝕形態(tài)
8.3.2 全面腐蝕的現(xiàn)象、產生原因和防止措施
8.3.3 晶間腐蝕的現(xiàn)象、產生原因和防止措施
8.3.4 點腐蝕的現(xiàn)象、產生原因和防止措施
8.3.5 縫隙腐蝕的現(xiàn)象、產生原因和防止措施
8.3.6 應力腐蝕的現(xiàn)象、產生原因和防止措施
8.3.7 腐蝕疲勞的現(xiàn)象、產生原因和防止措施
8.3.8 異金屬接觸(電偶)腐蝕的現(xiàn)象、產生原因和防止措施
參考文獻
9 不銹鋼的質量控制
9.1 不銹鋼質量的確定和衡量不銹鋼質量的五項判據(jù)
9.1.1 不銹鋼質量的確定
9.1.2 不銹鋼標準和技術條件中要求進行檢驗的項目
9.1.3 衡量不銹鋼質量的五項判據(jù)
9.2 不銹鋼的純凈度
9.2.1 鋼中的硫和磷
9.2.2 鋼中的氫、氧、氮
9.2.3 鋼中的非金屬夾雜物
9.2.4 鋼中的有色金屬雜質
9.2.5 提高不銹鋼純凈度的途徑
9.2.6 小結
9.3 不銹鋼的表面狀況和表面加工
9.3.1 國內不銹鋼的表面狀況、質量問題實例(7例)
9.3.2 不銹鋼的表面加工和耐蝕性
參考文獻
附錄 國內外相同或相近的不銹鋼標準牌號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