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農業(yè)科學林業(yè)臺灣榿木研究與引種

臺灣榿木研究與引種

臺灣榿木研究與引種

定 價:¥60.00

作 者: 王金錫 等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林業(yè) 農業(yè)/林業(yè)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372017 出版時間: 2013-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0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臺灣榿木研究與引種》為國家948項目,“臺灣榿木優(yōu)良種質資源引進與推廣項目”12年的科學研究與生產實踐的成果總結,主要包括榿木和臺灣榿木的起源、地史演變、世界分布及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臺灣榿木生物學特征和生態(tài)學特性、根瘤固氮、木材學分析等內容。同時,《臺灣榿木研究與引種》還根據多年引種實踐,從種子種理、苗木培育到山地造林等方面編寫了可操作性的技術方案?!杜_灣榿木研究與引種》既可供從事相關科研教學的學者閱讀,也可供經營和種植臺灣榿木的業(yè)主和廣大技術人員、農戶參考。

作者簡介

  王金錫,二級研究員,原四川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四川省生態(tài)學會名譽理事長。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1978~1981年東北林業(yè)大學師從李景文教授,攻讀森林生態(tài)學研究生。獲碩士學位,同年,就職于四川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從事森林生態(tài)、生態(tài)林業(yè)工程、生態(tài)效益評價等科學研究與林業(yè)科技開發(fā)等工作,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40余篇,第一作者出版《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生態(tài)效益監(jiān)測與評價》、《大熊貓主食竹生態(tài)學研究》等專著5部,主持重大國家科技攻關項目8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部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部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4項,獲中國林學會“梁希獎”,被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所、北京林業(yè)大學、南京林業(yè)大學、四川農業(yè)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多家高校、科研機構聘為客座教授和博士、碩士生導師。

圖書目錄

序言 前言 第1章 榿木屬植物的起源與世界分布 1.1 榿木屬植物起源與變遷 1.2 榿木屬植物的世界分布 1.2.1 榿木屬植物的世界分布 1.2.2 國外主要榿木屬植物的物候與生長 1.2.3 中國榿木屬植物的地史分布與變遷 1.2.4 中國榿木屬植物的現(xiàn)代分布 1.2.5 臺灣榿木的分布 1.3 臺灣榿木的分類學地位 1.3.1 樺木科與榿木屬植物 1.3.2 分類學地位 1.3.3 形態(tài)學特征 第2章 臺灣榿木生物生態(tài)學 2.1 原產地的自然地理與臺灣榿木 2.1.1 自然地理位置 2.1.2 自然地理特征 2.1.3 臺灣榿木的群落與生境 2.2 生物生態(tài)學特性 2.2.1 榿木屬植物的花粉 2.2.2 種子生物學 2.2.3 林木物候 2.2.4 林木生長節(jié) 律 第3章 臺灣榿木生理生態(tài)學 3.1 光合生理特性 3.1.1 材料和方法 3.1.2 臺灣榿木的光合作用 3.1.3 臺灣榿木的蒸騰作用 3.1.4 臺灣榿木的水分利用效率 3.1.5 臺灣榿木的呼吸作用 3.1.6 臺灣榿木的光呼吸作用 3.1.7 討論 3.2 對水分脅迫的生理響應及抗旱性評價 3.2.1 材料與方法 3.2.2 對葉片含水量的影響 3.2.3 對細胞膜保護體系的影響 3.2.4 對葉片滲透調節(jié) 物質含量的影響 3.2.5 對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3.2.6 兩種榿木種源耐旱生理反應與適應的綜合評價 3.2.7 討論 3.3 根系與固氮 3.3.1 根系 3.3.2 根系結瘤固氮 3.3.3 臺灣榿木結瘤固氮研究 第4章 臺灣榿木引種與經營 4.1 世界引種概況 4.1.1 國內外臺灣榿木引種概況 4.1.2 南非引種與研究 4.1.3 福建引種與研究 4.1.4 湖南引種與研究 4.1.5 廣東引種與研究 4.1.6 四川引種與研究 4.1.7 四川引種成效 4.1.8 引種區(qū)氣候生態(tài)適生區(qū)區(qū)劃 4.2 育苗與造林技術的試驗研究 4.2.1 種子的采集與儲藏 4.2.2 育苗技術試驗研究 4.2.3 造林技術實驗研究 4.3 營建短周期工業(yè)用材林的可行性 4.3.1 短周期工業(yè)用材林的發(fā)展現(xiàn)狀 4.3.2 臺灣榿木輪伐期的確定 4.3.3 經濟效益 4.3.4 生態(tài)效益 4.3.5 生態(tài)服務價值 4.3.6 市場發(fā)展前景 4.3.7 應用與推廣 第5章 臺灣榿木木材學研究 5.1 臺灣榿木木材學研究現(xiàn)狀 5.2 研究區(qū)概況與木材供試材料的選擇 5.3 分析與計算方法 5.3.1 臺灣榿木構造特征 5.3.2 年輪寬度和晚材率 5.3.3 主要物理性質 5.3.4 主要力學性質 5.3.5 實驗區(qū)土壤分析 5.3.6 統(tǒng)計分析 5.4 實驗區(qū)立地因子分析 5.5 木材離析 5.6 木材年輪寬度和晚材率 5.7 臺灣榿木的化學性質 5.8 臺灣榿木的物理性質 5.8.1 木材密度指標 5.8.2 木材干縮與濕脹 5.8.3 木材吸水性 5.8.4 其他物理性質 5.9 臺灣榿木木材力學性質 5.9.1 木材力學性質概述 5.9.2 沖擊韌性和抗劈力 5.9.3 抗彎強度 5.9.4 順紋抗剪切與抗拉強度 5.9.5 橫紋局部抗壓比例極限應力 5.9.6 影響臺灣榿木木材力學性質的因子 5.10 立地因子與木材性質的相關性 5. 10.1 立地因子與木材物理性質的相互關系 5. 10.2 立地因子與木材力學性質的相互關系 5.11 臺灣榿木木材的病蟲危害及其防治 5.11.1 真菌對木材的危害與防治 5.11.2 留粉甲蟲對木材的危害與防治 5.11.3 白蟻對木材的危害與防治 5.12 影響臺灣榿木變異的主要因子 5.12.1 影響臺灣榿木單株樹內變異的主要因子 5.12.2 影響臺灣榿木樹木間變異的主要因子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