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修學儲能,處事之基
奮發(fā)蹈厲,讀書不休,
須讀無字之書,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第二章 高屋建瓴,胸攬全局
改造中國與世界
力排眾議,推動國共合作
上山當起了“山大王”
第三章 審時度勢,囊勢而為
我們不是天生的馬列主義者
走向民眾大聯(lián)合,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
第四章 總結經驗,實事求是
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
農民運動好得很
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第五章 獨立自主,艱苦奮斗
引經據典謀自立
極有價值的半年自修生活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第六章 勇于任事,膽識超群
第一次發(fā)表政見
空手白刃,書生智退數千兵
出席中共一大
第七章 善于組織,協(xié)調魯方
韶山“牛司令”
湖南一師學生會主席
四處奔走,掀起驅張風潮
第八章 宣傳鼓動,凝聚人心
何以報仇,在我學子
《湘江評論》:創(chuàng)辦輿論陣地
化“哀痛”為力量,
第九章 理論先導,躬行實踐
改造其舊,先創(chuàng)造其新
建設理想的新湖南
找真同志,創(chuàng)建黨團組織
第十章 堅持原則,策略靈活
立足國內更有用
我們要講究斗爭的策略
上海執(zhí)行部風云,
第十一章 從容不迫,處之泰然
養(yǎng)病韶山遇險情,
鎮(zhèn)定自若脫虎口
巧用銀圓換性命
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寸土必爭
韶山祠堂智斗族長
長沙筆斗李抱一
舌戰(zhàn)軍閥趙恒惕政府
第十三章 循循善誘,剛柔并濟
夜學“毛先生”
爭取黃愛、龐人銓二人
農民運動的“王”
第十四章 肝膽相照,以誠動人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我就是工人的代表
改造山大王,收編綠林軍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