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年初,稻田中學教科室張詠梅主任主持召開學校文化建設座談會,與會者就編寫《稻田人》形成了一個初步設想。張新衛(wèi)校長聽取匯報后,充分肯定此項工作的意義,旋即組織班子,啟動編寫。張新衛(wèi)校長離任后,梁志軍校長秉持“文化立校,精神育人”的辦學思想,全力主持《稻田人》的編寫、審稿工作。動議至今,細數時日,兩年有余,《稻田人》終得殺青付梓。追尋稻田人的人生軌跡,為稻田老校友寫照存真;汲取老校友的人生營養(yǎng),為新一代稻田人加油助力——這就是我們編寫《稻田人》的一個樸素的愿望。 稻田自開辦至今已屆百年,但期間曾經中斷過五十年,學校檔案散失殆盡,甄選校友時,困難較大。我們只能在現有少量的校史資料和海量閱讀里尋找一些線索。掛一漏萬,在所難免。這一輯《稻田人》我們一共寫了47位校友的事跡,更多校友的事跡只能寄望于擁有更豐富的素材之后再行成文。我們把入選校友分別歸入“名師學者”、“豪杰英雄”、 “巾幗名流”、“文體奇葩”等幾個大類,同類校友則以出生年之先后列次編排。 考慮到這本書的讀者主要是在校稻田學生,我們以生動明快、通俗可讀為風格追求,以有故事、有文采、圖文并茂為理想藍本。寫到每一個校友,力求有點有線,有敘有評。我們設置了“主題詞”、 “校友檔案”、“歲月留影”、 “廣角鏈接”等多個內容板塊,試圖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文字樣式,生動、立體地呈現稻田人的風采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