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第一章 實質真實的歷史發(fā)展
引言
一、中世紀實質真實的產生
(一)背景揭示
(二)內容介紹
(三)特征評析
二、啟蒙時期實質真實的演變
(一)背景揭示
(二)內容介紹
(三)特征評析
三、“二戰(zhàn)”以來實質真實的發(fā)展
(一)背景揭示
(二)內容介紹
(三)特征評析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實質真實的哲學根基與價值取向
引言
一、作為哲學根基的單、雙向認知理論
(一)傳統(tǒng)的單向認知理論
(二)單向認知理論向雙向認知理論的轉化
(三)雙向認知理論對實質真實的根基性意義
(四)雙向認知理論的時代性課題
二、作為價值取向的法治國理念
(一)實質公正原則
(二)罪責原則
(三)職權調查的憲法保障原則
(四)法治國理念的程序性意涵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實質囊實的發(fā)現機制
引言
一、官方調查中的真實義務
(一)審前程序中的官方真實義務
(二)審判程序中的官方真實義務
二、上訴審中的事實復審制度
(一)上訴審中的三種事實審查方式
(二)復審制在發(fā)現實質真實中的作用
三、證據法上的真實優(yōu)先原則
(一)口供補強法則與實質真實
(二)證據排除規(guī)則與實質真實
四、被告人的真實協助權利
(一)獲取證據權
(二)提出證據權
(三)對質詢問權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中國語境中的實質真實
引言
一、中國式實質真實的歷史脈絡與發(fā)現機制
(一)新中國成立以前的實質真實及其發(fā)現機制
(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實質真實及其發(fā)現機制
二、中國式實質真實的理論紛爭
(一)刑事訴訟是否需要查明真實?
(二)刑事訴訟需要查明何種真實?
(三)刑事訴訟需要通過何種方式查明真實?
三、中國式實質真實的發(fā)展思路
(一)基本框架的樹立
(二)官方真實義務的重申
(三)被告人真實協助權利的強調
(四)相關配套制度的建構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