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首任海軍司令員蕭勁光戰(zhàn)傳》的作者是羅元生。 《共和國首任海軍司令員蕭勁光戰(zhàn)傳》:蕭勁光,1903年生在湖南長沙一個窮苦手藝人家。1919年,震撼中外的“五四”運動使蕭勁光產生了探索和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強烈愿望。1920年,蕭勁光成了東方大學第一批中國學生中的一員。在學習上蕭勁光認真刻苦,出現在成績評定表上的總是個優(yōu)字。然而,在學習過程中經常索繞在他頭腦中的卻是這樣一個問題:俄國十月革命成功是槍桿子打出來的,中國要走俄國人的路,軍事家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一個偶然的機會圓了他學軍事的夢。一所初級紅軍軍官學校招生,東方大學根據學生填寫的志愿推薦了蕭勁光。1925年秋,蕭勁光完成了莫斯科東方大學的學業(yè),立即回國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之中。國民革命在中國共產黨參與領導和扶助下,發(fā)展異常迅猛。革命軍首次東征,陳炯明的數千精銳人馬被一舉擊垮,革命軍占領潮汕,士氣陡漲。蕭勁光到廣州一下船,就感受到一股灼人的革命熱浪。不滿二十三歲的蕭勁光迎著周恩來熱切而充滿信任的目光,愉快地接受了組織上的安排。年底,蕭勁光加入了國民黨,被正式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第六師黨代表,授予中將軍銜。然而大革命失敗了,他再次踏了赴蘇學習的征途。在蕭勁光心目中,無論什么時候,都將毛澤東視為其引路人,心里有什么話,他都想找毛澤東傾訴,接受他的教誨和指點。在復雜的政治斗爭中,蕭勁光經歷了人生的生死沉浮。博古和李德說:“蕭勁光和毛澤東是一條線的,不管怎樣,從黎川失守到滸灣失利,都是他蕭勁光指揮的,這是典型的退卻逃跑、右傾機會主義,不折不扣的羅明路線,不整他們還整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