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瑞士鐘表業(yè)陷入空前的危機,兩大鐘表巨頭SSIH和ASUAG面臨倒閉,瑞士名牌歐米茄也差點轉售給日本人。尼古拉斯·海耶克臨危受命,合并兩家企業(yè),組建了一家新鐘表公司,即后來的斯沃琪集團。1983年,一款制作成本僅33元、售價僅325元的低價塑料表橫空出世,依靠“戴在手上的時裝”這個偉大的創(chuàng)意理念,拯救了整個瑞士鐘表業(yè)。它就是斯沃琪手表。1988年,斯沃琪在上市五年內就累計推出了268種不同款式,銷量達5000萬只,搶占了整個鐘表低端市場。1992年,集團吞購了瑞士最古老的奢侈表品牌寶珀。1993年,集團又買下了瑞士最昂貴的品牌寶璣,并通過獨特的品牌定位和創(chuàng)意營銷讓這個經典老牌重現輝煌。1995年,海耶克大刀闊斧地整頓日漸式微的高端品牌歐米茄,砍掉了品牌下5/6的款式,以“象征尊貴身份”全新定義品牌,讓其重獲新生。在占領了市場兩端后,他又重新整頓雷達、浪琴、天梭、美度等中高端品牌,形成了包含20多個品牌的倒金字塔品牌結構。至此,斯沃琪集團坐擁從寶珀到斯沃琪的各個品牌,成功覆蓋了鐘表產品類型和價格檔次的各個市場,成為了全球鐘表業(yè)的霸主。翻開《斯沃琪手表的創(chuàng)意魔法:一個低端品牌靠創(chuàng)意通吃全球市場的瘋狂歷程》,進入讓品牌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意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