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國家法、憲法中國憲法公共利益原則研究

中國憲法公共利益原則研究

中國憲法公共利益原則研究

定 價:¥39.00

作 者: 褚江麗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律 國家法、憲法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6123454 出版時間: 2013-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1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國憲法公共利益原則研究》在考察我國憲政實踐中公共利益原則的確立和實施情況后,提出了核心論點:即公共利益原則是我國憲法中的一項重要原則,憲法確立該原則的基點不僅在于維護公共利益,而且在于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其中,對我國公共利益原則的特殊含義,以及該原則在憲政實踐中的實施情況的研究,構成了《中國憲法公共利益原則研究》的主體框架?!吨袊鴳椃ü怖嬖瓌t研究》除引言和結語外,共包括六章內容。第一章主要闡述公共利益的基本理論。本章的任務在于界定公共利益的概念,并闡明馬克思主義關于公共利益的基本思想。包括公共利益的含義分析、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公共利益的理論特質、中國共產黨關于公共利益的理論貢獻、西方思想史上的公共利益觀,以及馬克思主義公共利益理論與西方公共利益思想之比較等內容。其中,“原生性公共利益”與“創(chuàng)設性公共利益”是《中國憲法公共利益原則研究》對于公共利益含義的新理解。第二章主要分析公共利益與憲法之間的關聯(lián)。本章在分析憲法理念、制度的變遷和憲法與憲政的關系基礎上,認為憲法為公共利益的實現(xiàn)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成為人類追求實現(xiàn)公共利益的較好的政治選擇;公共利益是憲法致力于實現(xiàn)的價值追求,是國家權力運行合法化的理由和依據。沒有憲法制度的保障,公共利益難以實現(xiàn);反之,不追求和保護公共利益,國家權力運行便面臨著“合法性”的危機。第三章是從憲法的角度對公共利益原則進行規(guī)范分析。本章認為,公共利益不僅是一種觀念,也是憲法上的一項原則,該原則與民主、法治、人權保障等其他憲法原則互為補充,共同促進憲法價值的實現(xiàn);憲法上的公共利益原則因憲法自身的特性而在含義和實施等方面呈現(xiàn)出特殊性;研究我國憲法公共利益原則的特殊性,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社會成員之間、國家機關之間以及社會與國家之間的和諧具有重要意義。第四章是對國外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憲政進程中公共利益原則的實施情況進行評述。本章認為,探尋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公共利益原則的實施情況,其目的是要尋找出蘊藏在世界各國憲法和憲政中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以便吸取其合理因素,促進我國憲法公共利益原則的實施。本章在對美、德、日公共利益原則實現(xiàn)模式進行比較的基礎上,認為國外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實施公共利益原則的模式各有所長,它們對本國公共利益的實現(xiàn)起到了關鍵作用,其具體做法對我國公共利益原則在實踐中的運用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第五章是對我國憲政進程中公共利益原則實施的問題和發(fā)生原因進行深入剖析。本章認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我國的立憲宗旨已從國家本位轉向個人本位,與此同時,人們對公共利益原則的認識也發(fā)生了相應的改變,公共利益絕對優(yōu)先于個人利益的觀點受到挑戰(zhàn);此外,本章通過對我國民主制度、法治建設和人權保障中公共利益原則運用情況的分析,認為公共利益原則在適用主體、適用方法、適用程序以及適用標準等諸多方面存在若干問題;這些問題的發(fā)生因素有許多,主要包括:憲法權威的缺失、傳統(tǒng)公共觀念的影響、政府部門利益的擴張、公民參與機制不完善以及公共利益原則運行的法律機制不健全等。第六章是我國實施公共利益原則的憲法考量。本章認為,公共利益原則的實施和完善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工程,需要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的努力。針對前文分析的我國憲法公共利益原則缺失的原因,本章從完善公共利益原則的:總體思路和具體設想等方面,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傮w思路是從宏觀角度對這些問題做出的思考,包括樹立憲法權威、重塑政府公共性理念、構建服務型政府、完善公民參與機制以及推進公共利益原則運行的法治環(huán)境建設等;而具體設想則是從微觀角度闡述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環(huán)節(jié),包括公共利益原則的實施路徑、實施方法、實施程序以及實施標準等。

作者簡介

  李建會,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年獲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問學習。在《哲學研究》、《二十一世紀》(香港)、《世界中國哲學學報》(臺灣)、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等國內外刊物發(fā)表論文5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為生命科學哲學和生命科學史。

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篇 科技前沿倫理的價值論基礎
第一章 科學是價值中立的嗎?——賴西對科學與價值關系的理解評析
第一節(jié) 科學價值中立論的思想根源
第二節(jié) 科學價值中立論的臨時性版本及其修正
第三節(jié) 對賴西科學價值中立論的評析
第二章 真理與價值的互滲、互動與統(tǒng)
第一節(jié) 實用主義的價值真理論
第二節(jié) 實用主義的價值真理論批判
第三節(jié) 人類活動中真理與價值的互滲、互動與統(tǒng)
第三章 科學技術的不確定性、風險和倫理問題
第一節(jié) 科技發(fā)展與價值斷裂
第二節(jié) 復雜性、不確定性與科技風險
第三節(jié) 科技風險的倫理規(guī)避
第四章 質量、風險和倫理責任
第一節(jié) 質量的概念
第二節(jié) 質量與風險社會
第三節(jié) 風險社會的質量責任

第二篇 納米科技的倫理問題及其價值抉擇
第五章 納米技術及其倫理挑戰(zhàn)
第一節(jié) 納米技術的興起
第二節(jié) 納米技術的倫理挑戰(zhàn)
第三節(jié) 納米技術倫理問題的特殊性
第四節(jié) 對納米技術的倫理態(tài)度
第六章 納米技術的健康風險與倫理問題
第一節(jié) 納米材料的安全性問題
第二節(jié) 納米材料的毒性
第三節(jié) 納米材料的健康風險與倫理問題
第四節(jié) 納米食品的健康風險與倫理問題
第五節(jié) 納米醫(yī)學的健康風險與倫理問題
第七章 納米技術的環(huán)境風險與倫理問題
第一節(jié) 納米技術的環(huán)境風險
第二節(jié) 納米技術的環(huán)境倫理審視
第八章 納米技術的社會風險與倫理問題
第一節(jié) 納米信息技術的隱私風險與倫理問題
第二節(jié) 納米鴻溝及其倫理問題
第三節(jié) 納米技術產業(yè)化的代價與機會
第九章 納米技術的軍事風險與倫理問題
第一節(jié) 納米軍事技術
第二節(jié) 納米軍事技術與軍事風險
第三節(jié) 納米武器與戰(zhàn)爭倫理
第十章 納米技術風險的倫理規(guī)約
第一節(jié) 責任倫理是應對納米技術風險的重要倫理資源
第二節(jié) 應對納米技術風險的倫理建議

第三篇 信息技術的倫理問題及其價值抉擇
第十一章 信息社會:新型倫理道德的基礎
第一節(jié) 信息科技、互聯(lián)網與信息社會
第二節(jié) 信息社會:新型倫理道德的基礎
第十二章 信息倫理的特點、發(fā)展趨勢和面臨的挑戰(zhàn)
第一節(jié) 信息倫理的特點和發(fā)展趨勢
第二節(jié) 信息時代面臨的倫理挑戰(zhàn)
第十三章 黑客與信息時代精神
第一節(jié) 新教倫理與信息倫理
第二節(jié) 黑客及其基本特征
第三節(jié) 黑客精神與黑客倫理
第十四章 信息倫理建設的基本方略
第一節(jié) 營造健康的網絡環(huán)境和輿論氛圍
第二節(jié) 強化技術控制,完善懲罰與制裁辦法
第三節(jié) 立足“人本”進行建設
第四節(jié) 以建設的姿態(tài)走向未來

第四篇 生命科技的倫理問題及其價值抉擇
第十五章 生命科技引發(fā)的倫理難題及其解決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jié) 生命倫理學的難題及其原因
第二節(jié) 通過圓滿理性論證解決道德爭端的不可能性
第三節(jié) 解決生命倫理學難題的第一原則
第四節(jié) 允許原則與生命倫理的其他原則的關系
第五節(jié) 尊嚴與生命倫理
第十六章 人類基因組研究的價值及其對社會倫理的挑戰(zhàn)
第一節(jié)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提出
第二節(jié) 人類基因組序列測定的價值
第三節(jié) 人類基因組研究涉及的主要倫理、法律和社會問題
第四節(jié) 基因密碼的歸屬權
第十七章 人類干細胞研究的倫理問題
第一節(jié) 人類胚胎干細胞研究及其倫理爭論
第二節(jié) 人類胚胎的道德地位
第三節(jié) 治療性克隆是否會滑向生殖性克隆?
第四節(jié) 人類胚胎干細胞研究中不同來源的胚胎產生的倫理爭論
第五節(jié) 人類胚胎干細胞研究產生倫理爭議的原因
第六節(jié) 人類胚胎干細胞研究的倫理約束和法律監(jiān)管
第十八章 克隆人的倫理問題和價值抉擇
第一節(jié) 克隆人引起的恐慌和擔憂
第二節(jié) 什么是克隆和克隆人?
第三節(jié) 關于克隆人問題上的爭論
第四節(jié) 對克隆人問題爭論的評論
第十九章 基因治療研究中的倫理問題
第一節(jié) 基因治療技術的發(fā)展及其對倫理的挑戰(zhàn)
第二節(jié) 體細胞基因治療的倫理爭議
第三節(jié) 生殖細胞基因治療的倫理爭議
第四節(jié) 基因治療臨床實驗的倫理原則和管理建議
第二十章 基因增強的發(fā)展及引發(fā)的倫理爭論
第一節(jié) 基因增強技術的產生和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基因增強引發(fā)的倫理爭論
第三節(jié) 對基因增強引發(fā)的倫理爭論的反思
第二十一章 器官移植的倫理問題
第一節(jié) 器官移植技術及其引發(fā)的倫理問題
第二節(jié) 關于器官移植應不應該的倫理爭論
第三節(jié) 移植器官來源的倫理問題
第四節(jié) 器官分配的倫理問題
第五節(jié) 器官移植的倫理對策和管理建議
第二十二章 生命維持技術的倫理問題
第一節(jié) 生命維持技術及其引發(fā)的倫理問題
第二節(jié) 支持和反對放棄使用生命維持技術的理由
第三節(jié) 生命維持技術與人的尊嚴
第四節(jié) 放棄使用生命維持技術的倫理規(guī)范和程序

第五篇 神經科學的倫理問題
第二十三章 神經倫理學的興起
第一節(jié) 神經倫理學興起的背景
第二節(jié) 神經倫理學的建制化發(fā)展
第三節(jié) 神經倫理學的研究框架
第四節(jié) 神經倫理學的基本議題
第二十四章 神經成像技術的倫理學問題
第一節(jié) 當前神經成像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
第二節(jié) 實施知情同意的問題
第三節(jié) 隱私保護的問題
第四節(jié) 技術測謊的倫理地位
第五節(jié) 技術與道德的兩難選擇
第二十五章 前額葉切除術的實踐與教訓
第一節(jié) 大腦前額葉切除術的產生
第二節(jié) 前額葉切除術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引人關注的負效應
第二十六章 認知增強的倫理問題
第一節(jié) 認知增強技術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認知增強的界定
第三節(jié) 反對認知增強的理由
第四節(jié) 安全、公平與人格
第五節(jié) 結語
附錄:已發(fā)表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