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憲法公共利益原則研究》在考察我國憲政實踐中公共利益原則的確立和實施情況后,提出了核心論點:即公共利益原則是我國憲法中的一項重要原則,憲法確立該原則的基點不僅在于維護公共利益,而且在于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其中,對我國公共利益原則的特殊含義,以及該原則在憲政實踐中的實施情況的研究,構成了《中國憲法公共利益原則研究》的主體框架?!吨袊鴳椃ü怖嬖瓌t研究》除引言和結語外,共包括六章內容。第一章主要闡述公共利益的基本理論。本章的任務在于界定公共利益的概念,并闡明馬克思主義關于公共利益的基本思想。包括公共利益的含義分析、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公共利益的理論特質、中國共產黨關于公共利益的理論貢獻、西方思想史上的公共利益觀,以及馬克思主義公共利益理論與西方公共利益思想之比較等內容。其中,“原生性公共利益”與“創(chuàng)設性公共利益”是《中國憲法公共利益原則研究》對于公共利益含義的新理解。第二章主要分析公共利益與憲法之間的關聯(lián)。本章在分析憲法理念、制度的變遷和憲法與憲政的關系基礎上,認為憲法為公共利益的實現(xiàn)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成為人類追求實現(xiàn)公共利益的較好的政治選擇;公共利益是憲法致力于實現(xiàn)的價值追求,是國家權力運行合法化的理由和依據。沒有憲法制度的保障,公共利益難以實現(xiàn);反之,不追求和保護公共利益,國家權力運行便面臨著“合法性”的危機。第三章是從憲法的角度對公共利益原則進行規(guī)范分析。本章認為,公共利益不僅是一種觀念,也是憲法上的一項原則,該原則與民主、法治、人權保障等其他憲法原則互為補充,共同促進憲法價值的實現(xiàn);憲法上的公共利益原則因憲法自身的特性而在含義和實施等方面呈現(xiàn)出特殊性;研究我國憲法公共利益原則的特殊性,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社會成員之間、國家機關之間以及社會與國家之間的和諧具有重要意義。第四章是對國外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憲政進程中公共利益原則的實施情況進行評述。本章認為,探尋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公共利益原則的實施情況,其目的是要尋找出蘊藏在世界各國憲法和憲政中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以便吸取其合理因素,促進我國憲法公共利益原則的實施。本章在對美、德、日公共利益原則實現(xiàn)模式進行比較的基礎上,認為國外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實施公共利益原則的模式各有所長,它們對本國公共利益的實現(xiàn)起到了關鍵作用,其具體做法對我國公共利益原則在實踐中的運用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第五章是對我國憲政進程中公共利益原則實施的問題和發(fā)生原因進行深入剖析。本章認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我國的立憲宗旨已從國家本位轉向個人本位,與此同時,人們對公共利益原則的認識也發(fā)生了相應的改變,公共利益絕對優(yōu)先于個人利益的觀點受到挑戰(zhàn);此外,本章通過對我國民主制度、法治建設和人權保障中公共利益原則運用情況的分析,認為公共利益原則在適用主體、適用方法、適用程序以及適用標準等諸多方面存在若干問題;這些問題的發(fā)生因素有許多,主要包括:憲法權威的缺失、傳統(tǒng)公共觀念的影響、政府部門利益的擴張、公民參與機制不完善以及公共利益原則運行的法律機制不健全等。第六章是我國實施公共利益原則的憲法考量。本章認為,公共利益原則的實施和完善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工程,需要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的努力。針對前文分析的我國憲法公共利益原則缺失的原因,本章從完善公共利益原則的:總體思路和具體設想等方面,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傮w思路是從宏觀角度對這些問題做出的思考,包括樹立憲法權威、重塑政府公共性理念、構建服務型政府、完善公民參與機制以及推進公共利益原則運行的法治環(huán)境建設等;而具體設想則是從微觀角度闡述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環(huán)節(jié),包括公共利益原則的實施路徑、實施方法、實施程序以及實施標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