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倫理道德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上一直受到官方的推崇,民間的遵循。儒家稱“孝為諸德之本”,歷代帝王曾標榜“以孝治天下”,民間則有“百善孝為先”的俗諺。孝道有著它深厚的思想理論基礎,這思想理論基礎形諸文字者,主要是一部不足兩千字的不朽名著——儒家經典“十三經”中的《孝經》。?《孝經》,舊說是孔子所作,或稱是孔子所述而曾子記之,但經考辨,當是春秋戰(zhàn)國時后儒整理而成書?!缎⒔洝芳姓撌?、宣揚了儒家的孝道與孝治觀念,自漢代起就為帝王所重視。帝王的推崇與表彰,使《孝經》曾經擁有很高的地位?!缎⒔洝酚直粴v朝規(guī)定為讀書人必讀之書,它的影響更是深入、廣泛、持久。歷代學者曾從各個方面、各種角度去研究《孝經》,或注釋經文,或闡發(fā)義理,或論述其影響作用。據(jù)統(tǒng)計,古今有關《孝經》的研究著作達四百多種,不過其中相當一部分已經佚亡了。“孝”是中國古代哲學、倫理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孝道和孝治觀念曾對中國社會倫理、政治形態(tài)等諸多方面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了解《孝經》的內容、思想等有關情況,對孝道和孝治觀念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繼承傳統(tǒng)孝道中合理、有益的部分,在今天仍有其積極意義?!缎⒔浡劇返膶懽?,也就是在這方面作出我們的嘗試和努力。?《孝經漫談》的章次安排是:考慮到《孝經》經文較少,為便于讀者了解全經內容,我們引錄了全部經文,并作了白話譯釋;然后圍繞《孝經》作者、傳授與研究情況、地位與影響等問題進行介紹;又引錄了其它儒家經典中有關孝的論述,以與《孝經》相參照。《孝經》論孝,涉及政治意義上的孝治和家庭倫理的孝道這兩方面內容,我們又各設一章加以分析。隨后,是以現(xiàn)代的眼光來對傳統(tǒng)孝道進行反思。最后,我們介紹了歷史上流傳的孝親的故事傳說。在寫作過程中,我們吸收了前賢和今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因學識所限,書中或存不夠精當乃至舛誤之處,歡迎讀者諸君、博雅之士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