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在政府發(fā)展方面面臨著“雙重任務”:既要像其他發(fā)展中國家一樣,解決政府管理的現代化這一基礎問題;又要建設服務型政府。即中國在新世紀伊始提出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發(fā)展目標是一種“歷史壓力下的歷史性選擇”。建設服務型政府與政府職能轉變兩大歷史進程具有內在聯系。強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中國政府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要求和全球化帶來的外在壓力,主動進行的歷史性戰(zhàn)略選擇。’從理論上說,提供公共服務既是政府的主要職責,也是國家本質的要求;從現實來講,在社會發(fā)展不同階段,政府職責是有差別的,要適時調整。在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不斷提高,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的情況下,中國需要深化和細化對國家的社會職能和政府公共服務職責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把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推進到新的階段。同時,深度推動公共服務事業(yè),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需要政府的能力更強、更有作為、效率更高,即需要一個“有為政府”。建設服務型政府,轉變政府職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充分考慮時間、空間的協(xié)調性問題,重點建立起全方位、廣覆蓋、多層級、高效能、制度化的公共服務體系。它是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著力點,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一項核心內容。在這方面,一個合理的財政體制是政府實現執(zhí)政理念、國強民富的必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