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美學對接與縫合:蔡儀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新論

對接與縫合:蔡儀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新論

對接與縫合:蔡儀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新論

定 價:¥55.00

作 者: 胡俊 著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美學 哲學/宗教

ISBN: 9787215081277 出版時間: 2013-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5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對接與縫合:蔡儀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新論》是作者在其30萬字博士論文《對接與縫合:新方法建構(gòu)新美學——蔡儀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研究》的基礎(chǔ)上修改成稿的?!秾优c縫合:蔡儀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新論》在尊重其他美學流派的歷史價值和貢獻的前提下,盡量公正地梳理和評價蔡儀美學思想在20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史上所能做出的知識增長和學術(shù)價值,并闡明這一流派的后續(xù)發(fā)展狀況。蔡儀是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領(lǐng)域的開拓者,是我國首位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系統(tǒng)研究美學,形成新美學體系的美學家?!秾优c縫合:蔡儀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新論》試圖站在當下空間場域和時間場域之中,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分析和研究蔡儀美學思想,正確和公正地評價蔡儀美學的歷史地位、貢獻和局限,并闡釋蔡儀美學在當代的內(nèi)在價值和拓展空間,以及帶來中西美學對話的可能,從而總結(jié)馬克思主義美學發(fā)展的中國經(jīng)驗和問題,希望能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未來發(fā)展有所啟發(fā)和貢獻。同時《對接與縫合:蔡儀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新論》是把20世紀中國本土美學家的學術(shù)思想,作為當代馬克思主義美學發(fā)展的傳統(tǒng)與寶貴資源來對待,《對接與縫合:蔡儀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新論》是篇幅所限,描摹了一個大群體中的單個人,宗旨是試圖是以論述蔡儀的美學思想為個案,來說明20世紀中國本土美學家對于世界美學發(fā)展史做出了重要的學術(shù)貢獻。

作者簡介

  胡俊,女,1978年6月生,安徽蕪湖人。2004年考入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攻讀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獲文學碩士學位;2007年至2010年就讀于上海社會科學院,攻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yè),獲法學博士學位?,F(xiàn)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美學、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20世紀思想文化史等。近年來在《解放日報》、《學術(shù)月刊》、《社科縱橫》、《上海文化》、《作家雜志》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10余篇。

圖書目錄

前言
緒論
上篇 蔡儀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之敘述
第一章 蔡儀的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概觀
第一節(jié) 蔡儀的生平及學術(shù)生涯
一、從古典文學到新文藝——年少求學路艱辛
二、從新文藝到美學理論——東渡扶桑修專業(yè)
三、歸兮抗日——雙璧定音
四、新中國成立緣定文學所
五、“美學討論”成一家
六、風暴飄零暫擱筆
七、老驥伏櫪風光好
第二節(jié) 蔡儀美學思想的發(fā)展歷程和建樹
一、開創(chuàng)和奠基
二、簡化和辯論
三、回歸和總結(jié)
第三節(jié) 蔡儀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的鮮明風格
一、強烈批判色彩的論辯性
二、基本觀點的一貫性
三、規(guī)范明晰的科學性
四、突破舊美學窠臼的創(chuàng)新性
第四節(jié) 蔡儀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理論依據(jù)
一、馬克思的“美的規(guī)律”及相關(guān)理論
二、恩格斯的現(xiàn)實主義和典型的理論
第二章 蔡儀美學的新方法
第一節(jié) 批判三大舊美學的方法
第二節(jié) 蔡儀美學的新方法
一、新美學的途徑:怎樣探求美的本質(zhì)
二、新美學的領(lǐng)域:美學研究對象的范圍
三、新美學的性格:在科學中的特定地位
第三節(jié)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蔡儀美學新方法的哲學基礎(chǔ)
第三章 蔡儀的馬克思主義美學體系
第一節(jié) 現(xiàn)實美論:美的存在和本質(zhì)
一、批判舊美學“主觀的美
二、回答“美的本質(zhì)”:蔡儀美學研究的起點
三、美的兩種分類標準的合并
第二節(jié) 美感論:美的認識
一、批評諸舊美感說
二、美的認識論:美感研究的理論基礎(chǔ)
三、形象思維論:美的認識的獨特規(guī)律
四、美的觀念論:美感論的中介環(huán)節(jié)
五、美感性質(zhì)論:二重性及智性愉悅
六、美感形態(tài)論:常態(tài)和殊態(tài)
第三節(jié) 藝術(shù)論:美的創(chuàng)造
一、藝術(shù)論的理論前提和藝術(shù)的根本性質(zhì)
二、藝術(shù)的認識規(guī)律:形象性的智性制約
三、藝術(shù)的典型形象理論
中篇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視角看蔡儀美學的歷史地位——從20世紀三次美學論爭來定位
第四章 雙峰對峙中蔡儀美學的構(gòu)建路徑
第一節(jié) 第一次美學熱潮及美學論爭的概述
第二節(jié) 雙峰對峙的兩大美學構(gòu)建路徑
一、美學研究的不同理論淵源和研究方法
二、兩種“美本質(zhì)”觀點及分析路向
第三節(jié) 第一次美學爭論中蔡儀美學的貢獻
一、從批評西方美學思想體系中建設(shè)
二、開拓哲學美學的新方向:從馬克思主義方向建構(gòu)中國美學
三、建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研究領(lǐng)域
第五章 四大美學形態(tài)中唯物認識論的影響
第一節(jié) 第二次美學論爭的概述
一、兩大背景:蘇聯(lián)美學與知識分子政策
二、前后階段:兩兩交織到“舌戰(zhàn)群儒
三、三項成果:美學普及、四大形態(tài)和奠定格局
第二節(jié)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美學四大形態(tài)的論爭焦點
一、美學的核心問題:“美的本質(zhì)
二、美學的困難所在:美感問題
三、美學論爭的焦點:自然美
第三節(jié) 第二次美學論爭中蔡儀美學的價值
一、提供一個可供借鑒和批評的初本
二、確立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美學的地位
三、堅持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美學原則
第六章 蔡儀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的體系確定
第一節(jié) 第三次美學論爭的概述
第二節(jié) 圍繞《手稿》展開美學論爭的主要方面
一、《手稿》中的人本主義思想
二、“人化的自然
三、“兩個尺度”與“美的規(guī)律
四、異化勞動與美的創(chuàng)造
五、美與美感的關(guān)系
六、自然美的再論爭
第三節(jié) 第三次美學論爭中蔡儀美學的意義
一、批判實踐派美學觀點
二、堅持、豐富和完備認識論美學體系
下篇 蔡儀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之當代續(xù)承
第七章 蔡儀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的當代價值
第一節(jié) 蔡儀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內(nèi)在價值
一、對于審美研究對象的重視
二、對于審美認知過程的科學探索
三、對于審美教育作用的續(xù)承
第二節(jié) 蔡儀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的當代拓展
一、蔡儀認識論美學與科學的認知美學
二、蔡儀的自然美論與西方當代自然美學
第八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蔡儀美學
第一節(jié) 蔡儀美學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jīng)驗研究
一、從馬克思主義思想中尋求方法源泉
二、扎根中國傳統(tǒng)美學土壤
三、參照西方古今美學思想-|
四、平等寬松的美學爭鳴氛圍
第二節(jié) 蔡儀美學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問題研究
一、政治與經(jīng)濟的雙重疏離
二、困境緣由的深層剖析
第九章 (結(jié)束語)回顧歷史與未來展望
第一節(jié) 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歷史、現(xiàn)狀和未來
第二節(jié) 蔡儀美學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歷史推動和未來引向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